第160章 征兆4(2 / 2)

不過這件事好像跟她沒有太大關係,這件事無論怎樣發展,自己都沒必要承擔任何責任。

自己在和小凡住了這麼久的時間裏,見了太多底層人民的掙紮,慢慢地,自己的生活態度也有了點轉變,也開始覺得,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夠了。

問問那些小商小販,他們愛國嗎?當然愛。再往後呢,他們有時間愛國嗎?沒有時間。

他們不是青少年,不是中學生或者大學生,或者是那些準備入黨的積極分子,他們都不是,所以他們不會把愛國掛在嘴邊。

他們每天麵對的是,房貸甚至車貸,水電費,物業費,孩子的營養品,學費,補習班和興趣班的學費。

這些重擔子沒有壓到他們身上,所以他們才會有時間逢人便說愛國。

“哎。”

新聞總算是願意報道一些稍微會讓百姓覺得恐慌的新聞了,不過連最後的結果也沒有公布。

看來是她自己想多了,本國的新聞還是從來都不願意報道不好的事情。

但是,一個國家這麼大,怎麼可能每天都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呢?發生的這些壞事到底在哪裏呢?

這不就是洗腦嗎?“今天睡地板明天當老板”的洗腦傳銷組織嗎?

他們會說和他們一起做事的好處,壞處一點都不說,這樣人就會無條件地跟著他們打拚,甚至還有這些組織跟地下的黑色交易有染。

一旦人被騙進這樣的組織,等著他們的不是奴隸一般的待遇,就是內髒被強迫挖去,然後被當成垃圾扔到一邊去。

有時候,杜茗萌挺喜歡國外的輿論環境的,他們什麼都敢說,連自己的總統、總理、首相等等領導人,隨便罵,而且還可以發在網上讓人看。

不得不承認,他們輿論的自由很大原因是背後的選舉製度,國內一般會有兩大黨,他們相互指責,相互詆毀,同時也相互製衡。

發表對地方政黨領袖不好的言論,肯定是對自己的政黨有好處,自然沒有必要製止。

還有西方國家們最底層,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他們一直追求的都是“自由”。

言論自由也是自由的一部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讓他們閉上嘴——這是上帝在他們出生 的時候就賦予他們的。

相比國內,就顯得好像稍微有點不能說話,我們可以說好的,可以中性地表達——雖然對於“中性”,還需要官媒判斷,但是就是不能說壞,什麼壞都不能說。

杜茗萌曾經總結過一句話,她也寫在過本子上,那句話是“這個世界是五顏六色的紅,是異口同聲的大合唱。”

這裏不允許出現反對,不允許提出質疑,否則你就是人民的罪人。

不過這些給人定義為“人民的罪人”的人,是不是人民的罪人呢?

這可難說了,或者說這件事情根本不能搬到台麵上講。

有些事情,不掂起來沒有四兩,一旦上秤,千斤都打不住。

所以我們還是不說吧,否則這個神奇的審核係統,又不讓我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