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酒鬼薔薇聖鬥案件3(1 / 2)

第一個疑點:就是在案發的時候,就是擺人頭的時候和小孩失蹤遇害的時候,有好幾個目擊者稱他們看到了同一個人物,高大男子的出現,出現在受害者小孩附近而不是這個學生,酒鬼是一個十四歲非常瘦小的男孩子,而目擊者稱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成年人,這個成年人究竟是誰到現在也不知道,是個陌生的麵孔。

第二個疑點:其實這個案子是沒有直接的物證的,凶器沒有找到,間接物證就是那兩封信。

第三個疑點:這兩封信上麵都沒有任何指紋。

第四個疑點:受害者的遺體沒有反抗過的痕跡,按理說一個十一歲一個十四歲,一個要掐死另一個一定會有肢體上的衝突,他們兩個的體格沒有差太多,沒有反抗的痕跡就是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第五個疑點:也是最大的一個疑點,加害者酒鬼自己說是用鋸子鋸下來受害者的人頭,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我們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疑點。信封上沒有指紋,這個是很不可思議的地方,按理說他的第二封信很有可能上麵有指紋,因為這封信是通過郵局送到報社的,通常犯罪嫌疑人在貼郵票的時候都是有可能在郵票上留下自己的指紋的,所以這是破案一個非常有用的線索,但是通過郵局出去的信居然沒有指紋,後來警方通過勘驗發現這個信封上做了特殊的處理,在郵票和信封上塗了一層薄薄的膠水,膠水風幹之後就造成了信封上原先可能有的指紋發生了變形,所以基本上就看不見了,因為膠水的存在造成了郵局蓋章都沒能滲透到信封上,當報社收到這封信的時候輕輕一擦連郵局蓋的章都擦掉了。這個處理手段按照警察刑偵科的專業人士來說,屬於非常非常專業的一種處理手段,如果不是專業殺手你根本不知道應該這麼做。問這個十四歲的嫌犯為什麼要塗一層膠水,酒鬼說我就是突發奇想。就算是從書籍中看來的也不可能做到如此的細致。這是比較大的一個疑點,說嫌犯有“專業”的背景。

還有就是鋸子的問題,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怎麼把受害者的頭給鋸下來的,這個鋸下來的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就是這個頭的斷麵是非常平整的,這種平整的斷麵按照專家的說法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就是用電鋸才能這樣平整的鋸下來,並不是什麼樣的電鋸都可以,必須是外科醫生做手術的那種很薄的才可以,這種可能性很小被排除了。第二種可能也是專業醫生提出來的一種可能性,如果想切的如此平整而且是用普通鋸來切的話,必須要把屍體冷凍,屍體冷凍以後就硬了,硬了以後就能切的很平整,當然這也是不可能的屍體沒有被冷凍過的痕跡,第三種可能,這種可能其實是最有可能的,但是也是最沒可能得。我們隻說了切麵平整並沒有說是從哪個地方切的,正常分屍的話應該從脖子中間切開,這個頭並不是從中間切的,他是沿著脊椎最裏側緊貼著下巴切下來的,脖子和頭是完全分離的,並不是有一段脖子在頭上,這也就保證了這個頭在學校門口可以方方正正穩穩當當的擺在那裏。在這一點上警方就懷疑犯罪嫌疑人在切頭的時候就已經計劃要把它擺在這裏了,犯罪嫌疑人說他是後來才想要把這個頭擺在學校門口的,並不是一開始切的時候就想到了。如果不是切的時候就這麼想,為什麼要從下巴的地方切上去,這樣切很難的而且還這麼平整,沒有專業的設備幾乎沒有可能。符合從這個地方切還能切的很平整唯一的可能可就是第三種可能,那就是“斬首”。日本古代的時候武士斬首就是從這個地方切的。大家看電視劇可能也知道他們動不動就切腹自盡,切腹的同時其實是要斬首的,主要是為了緩解切腹人的痛苦,“斬首”就是要求從脖子和頭貼縫的地方斬下去,所以這個技術難度非常高,武士刀是非常鋒利的一下子切下來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個分屍的場景更像是“斬首”而不是用鋸鋸開的,如果是“斬首”的話這個十四歲的中學生是完全沒有可能做到的,首先力量達不到,他也沒有這個技術,他也沒有武士刀。從這些疑點當中就會得到另一個可能性,犯罪嫌疑人另有其人,而且應該是一個成年男子,他是一個比較專業的人士,他來完成這個事情。又或者是警察在調查的過程中故意隱瞞了一些什麼,或者是警察故意製造了這樣一個結果,警察有沒有可能故意陷害栽贓酒鬼呢,這也是有可能的,這個事情發生在日本的兵庫縣,日本兵庫縣的公安局正好在那個時候最上麵的大領導換了,這個領導一上來如果遇到了一個不能破的案子的話就容易影響前途,所以他一定是要盡快破了這個案子的,那麼就有可能出現冤案。在一九九七年的日本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覺得這個事情調查的不夠充分,酒鬼可能是一個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