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跪在冰棺一側,就這樣呆呆看著紫煙,不舍離開。不過這裏畢竟深入地下,出氣孔很遠,不適合停留太久,可是誰都不忍打擾李客,催他早點上去。
不過鬼醫年紀大了,身體又像個孩子,再待下去會對身體造成損傷。白明月走到李客身邊,剛想勸他,沒想到李客倒是先站了起來:“走吧。”
李客斷然轉身,沒有再回頭看紫煙一眼。白明月卻不斷回頭,看著紫煙孤獨地躺在冰棺裏,對他們的離開無動於衷。她多麼希望紫煙能突然叫一聲“等等”,多麼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
白明月看著李客有些決絕的背影,想著他應該是多麼努力,才能克服心中的悲傷,不再回頭看一眼。
回到鬼穀,四人商量了一下,對紫煙和惜情自殺的懷疑,暫時就控製在他們四個人之間知情,冷二郎、鬼醫和李客都有自己的渠道打聽長安城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他們三個目前足夠用了。白明月和李客很默契地都沒有提孟婆綁架他們倆的事,他們決定還是馬上回到長安城繼續上課。
白明月和李客還是同騎流星往回趕,兩個人都沒有心情說話,主人一路沉默,流星卻馳如閃電,竟然隻需要來時一半的時間就返回了長安城。
不過還是遲到了。今天的課依然是宋之問主講,李客和白明月進入課堂,宋之問已然在了,白明月這下無法遮掩自己了,可是宋之問隻是瞄了他們一眼,就讓他們回到座位上了。
白明月坐下後還是盡量低頭,不時偷瞄宋之問,發現宋之問完全沒把她放在心上,所以她懷疑宋之問並沒有認出自己就是惜情的抱琴丫頭,或者是他根本沒把自己放在心上。想到這白明月才如釋重負,終於能夠靜下心來好好聽課了。
今天宋之問講的依然是自己引以為榮的獻給武皇的詩:
奉和幸三會寺應製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
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
淨心遙證果,睿想獨超禪。
塔湧香花地,山圍日月天。
梵音迎漏徹,空樂倚雲懸。
今日登仁壽,長看法鏡圓。
“對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你們可以各抒己見。”宋之問很是期待地看著大家,無疑是想要聽聽大家的讚美。
“通篇對仗工整,構思巧妙,實在是讓學生望塵莫及。”
“全詩境界高深,氣勢恢宏,回看整個曆史也無出其右者。”
自然有人拍馬吹捧。
宋之問聽了已經心花怒放了,進一步說道:“還有沒有更具體的點評?”
這時候上官清茵清了清嗓子,先引起大家的注意,才款款而談:“這首詩集儒釋道之大成,前兩聯把陛下比喻成神龍、金仙,這是儒家和道家,接下來三聯用證果、超禪、梵音、空樂,強調佛教,大家都知道陛下最是信佛敬佛,所以占用的篇幅比較長,最後兩句仁壽、法圓又回到儒家、釋家,所以前兩位仁兄說得構思巧妙、境界高深,概括得再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