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也要準備過冬的柴火,聽見大虎要上山,地裏的活兒暫且擱置了,叫上二牛,拿上竹抓耙和扁擔,帶上幹草編的麻繩,一起上山去了。
大虎帶了幾個巨大的麻袋,幹草叉子,大砍刀,以及厚重的大扁擔。
大麻袋是小娘子在家用小麻袋改出來的,說是要裝冬天用的大棉被。
一個大袋子就能裝三四床十斤重的大棉被。
他看到便覺得這般大的麻袋裝鬆針葉子最合適不過了,於是就讓小娘子多改幾個,裝上那個三五個這樣大的麻袋的鬆針葉,壓得實實的,這個冬天引火的火引子就不愁了。
今日,他先叉幾麻袋的鬆針葉子。這個葉子冬天引火最方便,一丁點兒的火星子就能燃起來。
鬆針葉不好找,得往山裏進去一些才有,外頭的早被別人叉完了。
大牛拿著抓耙把地上的鬆針葉都抓成一堆一堆的,大虎拿著叉子一叉一叉地往麻袋裏裝。
二牛把麻繩放在地上,四處撿著掉落的幹樹枝,長的拗斷,短的暫且放在一邊,成堆了就捆起來,這樣就是一把幹柴。
鬆針葉確實不大好找。
幾人搜刮完了整個山頭的鬆樹底下的枯枝葉子也才裝了兩個大口袋。
往更深處去或許有許多,但是大虎決定,人要準備過冬,山裏的大蟲小蟲也是要準備過冬的,還是不往深處去了,直接在外圍伐一整棵樹。
明年春天再種多幾棵回去就是了。
幾人先把拾到的柴火都挑回大虎家,他們商量好,今日砍你家的,明日砍我家的,輪流幫忙。
砍刀不好砍樹,得用斧子。
大虎回家換了斧子,哐哐哐十幾下,差不多了,此時往樹幹上踹一腳便能幹倒一棵大樹,大牛二牛躲得遠遠得。
不躲遠些可不行。
砍樹是個特別需要琢磨的技術活兒。
不能砍得太深,砍得太深了樹倒下得時候會打滑,十寸這樣的碗口粗的樹打滑過來就能把在旁邊的砍樹人創死。老人講這是樹的報複。
不能砍太淺,太淺樹不倒。
大虎砍出經驗來了,要倒的時候往兩邊跑,千萬不能往後麵跑,且一定要跑遠些。
太粗的樹留給人家建房子的做大梁且太容易把命搭上,不砍。
太小太細的也不砍。
太高的倒下的時候容易被絆住,難扒拉出來,不砍。
太密的要上樹先把大的樹枝砍掉,太麻煩。
最好是砍那些要活不活要死不死的,沒啥葉子,全是幹柴,劈起來快,曬起來方便,囤起來更方便。
不大不小的砍了三四棵,每一棵樹倒下的時候大虎心裏都砰砰跳,跳得厲害。
大虎把長繩兩端係在一起,在樹根一頭繞了一圈,把繩子拉起到肩膀的高度,再從繩子下麵穿過扁擔,他和大牛兩人一人執一頭扁擔,就這樣把樹拖下山,拖回家。
其實整棵砍樹的人不多,因為這樣的活兒需要大人來做。
就大虎在的這個村子來說,拾柴火這樣的活兒是五六七八九十歲的小孩每日的必做事情之一。
小孩隻撿地上掉的就足夠了。
每日撿多幾捆,用不完的便堆起來囤著。
大人忙啥呢?忙地裏的活兒。
地裏的活兒忙完了,勤快的會去鎮上做散工,不勤快的不會特地上山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