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太後壽辰將至。
禮部尚書嚴嵩,特來宣政殿,請見皇帝。
二人會麵後,前者彎腰作揖道:“陛下,再過兩日,便是太後壽辰。
各地送來的賀禮,也均已到達禮部,壽康宮那邊,也在抓緊布置。
隻是今年情況不同,國戰在即,您看,這太後壽辰,是要大辦,還是不可鋪張浪費?”
壽康宮,乃是太後所住宮殿的名稱。
按理來說,往年這個時候,都要提前準備壽辰上的各種事宜。
畢竟,太後過壽,是大事。
但是如今一年都在打仗,而且皇帝與太後的關係,又變得如此微妙。
所以禮部那邊,倒也不操之過急了。
臨近壽辰的前兩日,才打算抓緊布置。
今年的壽辰,明顯不適合大操大辦。
畢竟,一是勞民傷財,二是節省下來的銀子,可以用來支持前線將士。
然而,嬴淵的回應,總是這樣的令人出乎意料:“為什麼不要鋪張浪費?
這次太後的壽辰,不僅要大辦,而且,一定要辦的足夠驚豔。
至少要比往年看上去,要華麗不少才行。”
聞聲,嚴嵩愣了愣神。
雖說最近這段時間,和珅那邊賺了很多錢。
可這不意味著,國庫就很充裕了。
眼下國家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在這種事情上鋪張浪費,值得嗎?
這明顯是個昏庸的舉動啊!
等等...
陛下可能會昏庸嗎?
顯然不可能啊!
陛下可是明君啊!
那陛下這樣做的深意,究竟何在?
嚴嵩百思不得其解。
忽地意識到一件事情,瞬間豁然開朗。
如今民間百姓都在傳,長安王生前與太後意圖謀不軌。
更有甚者,都傳太後與皇帝之間已經決裂。
不少百姓私下裏都說,連自己的母後都要趕盡殺絕,陛下的手段不僅高明,而且狠。
太後與陛下之間生出嫌隙,絕對不利於江山社稷。
最起碼,表麵上看去,不能有嫌隙。
所以,陛下才打算借著壽辰一事,告訴全天下的人。
其實陛下很有孝心,與太後之間,也不存在什麼矛盾。
不然的話,就不會在國戰期間,還要為太後舉辦這麼一場盛大的壽辰宴了。
陛下此舉...當真是高明啊!
本以為猜透嬴淵想法的嚴嵩,瞬間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所能,將太後的壽辰宴,舉辦的隆重而又盛大。”
他心中忍不住暗想。
倘若這一次,能夠幫助陛下,將這場壽宴舉辦圓滿。
隻怕今後,自己也會像和珅與來俊臣一樣,受到陛下重用。
如此,豈不美哉?
說實話,無論是六部還是三省,亦或者其它機構,估計沒有幾個人,願意去禮部當官。
因為禮部握有的權力,通常低於其它部門。
很難建立什麼功績。
倘若這一次被陛下所重用,而在自己身上,安排一些其它差事,那當真是做夢都要笑醒了。
一定得將這場壽宴辦好!
嚴嵩暗暗發誓。
......
壽康宮那邊。
太後呂雉壓根就沒想著,今年自己過壽,還能像往年那樣隆重。
以前這個時候,嬴成蟜都會為她從全國各地弄來許多禮物。
如今,自己的兒子沒了,再加上皇帝的緣故,隻怕就連前來的大臣們,都會少之又少。
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就在自己一覺醒來後。
整座壽康宮,突然熱鬧了起來。
張燈結彩,敲鑼打鼓這些就不必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