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嬴淵要修建運河的事情,已經泄露了出去。

不少文武百官都知道了此事。

有人讚同,有人反對。

要擱在以前,肯定是所有人都會反對這一決定。

畢竟,現在去修那麼龐大的運河,明顯還不到時機。

但是自從他們堅定認為,嬴淵便是一代明主時。

他們看問題,就不再那麼片麵了。

漸漸地,嬴淵便就成了部分官吏的信仰。

他們執拗的認為,明君是不會做出昏庸舉動的。

甚至還列舉了幾條修建運河的好處:

一,改善交通;

二,改善水利;

三,南糧北運;

四,促進各地文化交流發展;

五,有利軍事運輸;

六...

總而言之,可以總結成一句話。

皇帝聖明!

修建運河,乃是利在千秋的偉業!

倘若嬴淵距離千古一帝,還有著不短的距離。

那麼運河一旦修建成功後,將直接朝著那個目標邁出一大步。

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時機不到,冒然去修運河,其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

縱然功在千秋,可也有可能產生罪在當代的事情。

......

翌日。

中書省內。

六部尚書,正在緊急商議有關修建運河的具體事宜。

他們也不愧為載入史冊的牛人,僅僅一夜的時間,便拿出了一個大概的章程,遞給蔡京去看。

過了會兒,他緩緩開口道:“運河一旦修建,想必最忙的就是你司馬懿了。

不過戶部與兵部,也會全力相助於你。老朽粗略算了一下,若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全國各地同時動工...

大概需要至少上千萬的民夫,再加上修建運河所需的材料...估計至少需要十幾萬萬兩左右的官銀。”

他這裏估計的數值,還不太準確。

因為在蔡京以及所有官吏潛意識認為。

那些民夫,每個月用不了幾個錢。

你都被朝廷征調為民夫了,還想著每個月能拿個不錯的工錢呢?

勞民傷財,勞民在前啊。

和珅率先表示道:“修建運河,絕非一朝一夕就可功成。

錢上的事,我們戶部會操持,總之,每年少不了修建運河所需便是。”

其實修運河,並非是說,要從頭到尾,挖個渠道。

這樣的話,工程就不能用浩瀚來說了。

從列國的角度上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所以,這裏的修運河,是指將各地域的胡泊連在一起。

可即使如此,工程量也可稱浩大。

“老朽還是比較相信你和珅和大人的。”

蔡京打趣道。

司馬懿突然開口道:“上千萬的民夫,征召需要一定時間。

而且,戰事平息至今,不足兩三年的功夫,突然又征民夫,隻怕屆時會人心惶惶。”

這個時代的民夫成本很低。

連最為普通的軍戶都比不上。

是最為廉價的勞動力。

這就是封建王朝製度的弊端。

嘴上口口聲聲說著為了百姓,其實從來不將底層百姓當回事。

古往今來,帝王們最為重視的,一直都是讀書人以及世家。

蔡京緩緩開口道:“這個問題,老朽已經認真想過了。

國師張角還有那位表示向朝廷效忠的龍虎山天師,在民間有著大量信徒。

若得他們相助,至少能為你們工部招攬數百萬的民夫。

此後,你們在徐徐征調便是,切記,不可操之過急。”

司馬懿點了點頭,“下官謹遵丞相教誨。”

任誰也沒有想到。

修建運河這麼大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可能就將亡國滅種。

然而,在他們你一言,我一句的情況下,卻將那種不好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不得不說,當這些原本都該是奸臣奸雄的人物,一旦聚集在一起,努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

那就沒有不成的事兒。

......

事後。

蔡京將眾人對修建運河的具體事宜以及意見,都寫在一張奏折之上。

打算親自呈遞給嬴淵。

不久後。

嬴淵便就看到了那張奏折,不過,也隻是草草看了一眼而已。

他認為,修建運河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

不管他們做了什麼準備,隻怕都將無濟於事。

既然如此,這奏折看與不看,還有何意義?

頓了頓,蔡京作揖道:“陛下,臣與諸位大人商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