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說的沒錯。

當那些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大秦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上一次他們聚在一起,還是楚國奪了大秦半壁江山的時候。

宣政殿外。

霍光雄赳赳氣昂昂的跨步在百官讓開的一條道路間。

時不時會有大臣拱手作揖:

“霍元帥,征倭一戰,您必然在史書上留下濃重一筆。”

“壯哉霍帥,揚我國威!”

“霍帥,你可是憑借一己之力,就洗刷了咱們大秦在海戰曆史上的恥辱啊!”

“...”

聽到這些聲音後,霍光也是頗為謙卑的一一回應:

“趙大人言重,若非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隻怕在下征倭一戰,實難大獲全勝。”

“青史留名非我所願,隻願今後我大秦將士,能夠少流點血。”

“若非有陛下坐鎮國內,我軍又豈能將我大秦威名傳播海外?”

“...”

頓了頓,吏部尚書李林甫抱拳道:“霍帥,這一戰,至少為我大秦,打出了數十名爵爺,尤其是您,居功至偉。

對楚一戰,可少不了您的參與啊,如今戶部、兵部,都在積極準備出征事宜,可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就是不知,跟隨霍帥出征凱旋的那些將士們,能否參與接下來的大戰?”

霍光稍作停頓,正色道:“休養一段時間,問題應該不大。本帥聽說,此戰,楚國足足動用了七十萬大軍?”

李林甫鄭重點頭道:“現在最擔憂的一件事情,這七十萬大軍,不過是楚國的先頭部隊而已。”

忽地。

不遠處,響起斥候的聲音,

“急報!急報!晉國派遣大將李牧、廉頗,各率二十五萬大軍,千裏奔幽州、雲州,北境告急!北境告急!”

聞聲。

所有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

令人最為擔憂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楚國來犯,秦國內憂,距離北方邊境最近的晉國,肯定要有所動作。

果不其然,這個最壞的結果,終於是出現了。

那名斥候,迅速來到百官身前,撲通跪倒在地,準備隨時聽從皇帝的號召。

正當曹操要詢問其具體情況時,那斥候卻突然陷入了昏厥。

見狀,他將斥候身上的緊急軍情拿在手裏,並讓幾名太監,將他抬到別處休息。

很快,不少大臣都向曹操那邊靠攏。

他將軍情急報打開,向群臣皺眉道:“那個人說的沒錯,幽雲二州,已經告急。”

朱棣沉聲道:“禍不單行,這一次,對我大秦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是啊...”

鳳台閣上。

妲己她們,自然也聽到了那個斥候與百官的議論之聲。

她們很擔憂嬴淵禦駕親征的情況。

如果說,隻有一個楚國,嬴淵倒是可以無需禦駕親征。

但是現在,晉國來犯,事情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了。

或許,真的隻有皇帝親自出馬,才能匡扶社稷。

“晉國...據說此國的國力,是楚國的兩倍有餘,乃是一個大國。

沒想到,他們居然也打起了我們秦國的主意。”

妲己心懷憂慮道。

此前晉國不願意碰秦國,是因為秦國對於晉國來說,沒什麼可以利用的資源。

但是,如今的晉國內部,其內憂情況,比秦國還甚。

他們為了轉移國家的內部矛盾,隻好去找秦國這個‘軟柿子’捏一捏了。

正巧,楚國一直都 對秦國都很覬覦。

宣政殿前。

百官們都對晉國參戰的事情噤若寒蟬。

那可是晉國啊!

國力遠勝於大秦!

大秦在晉國麵前,就像是一隻螞蟻,可以任人踐踏。

他們能不因此而擔憂受怕嗎?

沒過一會兒,四王與四征將軍此刻均已經到了。

見狀,蔡京便看向大殿的位置,深深作揖道:“陛下,人都已經到齊了。”

話音剛落,不少人開始聚精會神的看向宣政殿。

緊接著,便有一道人影,緩緩走出大殿。

此人,便是嬴淵。

“臣等拜見陛下,恭祝陛下萬年!”

“陛下萬年!”

“...”

很快,宣政殿前,便就響起如雷霆一般的壯闊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