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地無分南北(1 / 2)

上一次,是大秦僥幸躲過一難。

也怪楚國隻派出了項家的軍隊前來。

而這一次呢?

晉楚兩國,整整兩百五十萬大軍,這還怎麼打啊?

就算自己什麼都不做,大秦隻怕也得亡國。

但是,如果真的就什麼都不做。

一來是沒有任何參與感,二來,是擔心再出現一些意外。

想到這裏,嬴淵走出房門,打算聽聽霍光等人的意見。

主要是看他們,在麵臨如此嚴峻的情況,會做出什麼選擇。

眾人見到皇帝走來後,便紛紛作揖。

見狀,嬴淵擺了擺手,說道:“非常時期,俗禮就免了。”

頓了頓,他直奔主題,“想必晉楚兩國之間的事情,你們也都知道了,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霍光率先應聲道:“陛下,臣以為,當前緊要之際,是動員我大秦百姓,積極參兵。

如此,才能在保證兵源的情況下,與敵死戰到底!”

董卓道:“陛下,我們這一次,所麵對的敵軍數量,實在是過於龐大。

如若開戰,我們必須要做好一切準備,甚至是被敵軍攻破鹹陽的準備!”

趙匡胤附和道:“陛下,涼王說的沒錯,麵對兩百多萬大軍,速戰速決,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也就隻能依托本土地形優勢,節節抗敵,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

“陛下,末將認為...”

“...”

嬴淵很認真的聽著他們得意見。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此戰,似乎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便是打。

而且打,還不一定會贏。

就在這時,賈詡從眾人中躋身而出,作揖道:“屬下倒是有個辦法,不知陛下,是否應允?”

“說說看吧。”嬴淵淡淡道。

賈詡點了點頭,開始長篇大論:

“陛下,諸位將軍,晉國之所以答應與楚國的合盟,突然向我大秦增兵,其實主要原因,就是想解決國內矛盾。

晉國需要利益,需要我大秦的疆土,更需要我大秦的子民,如此,晉國皇室,才能獲得更為強大的力量。

但是,晉國派出百萬軍隊,一定會動用世家的力量,晉國皇室與世家不合,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或許,我們可以在晉國世家上做做文章,楚國與晉國皇室合盟,我們便以土地為誘惑,與晉國世家合盟。

如此一來,晉國便不足為慮,甚至還能因為此事,將晉國鬧到四分五裂的程度。”

聽到這裏。

霍光頓時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要讓我大秦割讓土地,去成全晉國的那幫野心家?”

賈詡看到他的語氣有些急促,於是便連忙解釋道:“霍將軍,我的意思是,暫時將土地割讓出去。

待到世家與晉國皇室,徹底反目成仇之時,我們便傾舉全國之力,迅速將楚國擊潰。

隨後,在趁勢將已經割讓出去的土地收回,如此一來,我大秦,豈不就能挺過這次難關?

退一萬步說,即使割讓出去的疆域,最終無法收回,但是為晉國埋下了一顆分裂的種子,何樂而不為呢?

隻要這顆種子能夠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如此一來,晉國便就成了小的列國,我們將有機會坐收漁翁之利。”

聽到這,眾將士紛紛倒吸一口冷氣。

他們終於明白,為何董卓會稱呼他為‘毒士’了。

這條計策,需要很多的細節去依托,來彌補漏洞百出的缺陷。

但不得不說,這是一條妙計,毒計。

隻要此計成功,晉國便不再是晉國。

他們的內部,一定會連年戰亂不止。

到了那個時候,晉國一定會死會很多人。

秦國不是沒有可能,收複舊土。

但是這個計劃,有一個不可避免的致命點。

如果秦國以割讓土地為由,獲取晉國世家的支持。

那麼事後又將故土收複,這豈不是出爾反爾?

如此一來,列國都將有理由,向秦國動兵。

換句話說,此計若是不成,那麼等待秦國的,又將是一場滅頂之災。

若成,則秦國在各國間的誠信全無。

不會再有任何一個國家,肯與秦國交好。

但是,如果真的能讓晉國,陷入連綿戰亂中,這一切,倒也是值得的。

嬴淵想透了其中關鍵,暗暗皺起眉頭。

好家夥,不愧是賈詡啊。

當真是什麼計策都敢想。

這要是一不小心,連自己都被坑了。

讓晉國分裂,使其相爭,戰亂不止,還有比這更毒的計策嗎?

此刻,眾將士均在翹首以盼。

他們認為,賈詡的計劃可行。

但是,這一切,還需陛下同意才可。

所以,他們都在等著嬴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