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涓敗退,朔州之危得以緩解。
曹仁等諸位將領,自然也不必繼續苦苦守城。
大帳中。
他問向嶽飛,“不知嶽將軍打算何時進軍,將龐涓部全部殲滅?”
對方乃是晉國名將,如果朔州之戰,以斬殺龐涓而告終。
那麼,勢必會極大鼓舞己方軍隊士氣。
後者正色道:“還望曹將軍稍安勿躁,少則三日,多則五日,應該就會有結果。”
曹仁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就在方才,他已經獲知嶽飛領兵以來的所作所為。
暗自感歎,對方如此年輕,便就能將軍隊帶到這種程度,而且還深諳揣摩人心,運用兵法如神。
其天賦遠在自己之上,假以時日,必然成為一代名將。
隻是像這樣的人物,為何沒有及早出現?
比如在秦楚大戰時期。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的嶽飛,還在跟隨恩師周同(侗)學藝。
如今,龐涓部已經敗退到一個名叫中陵穀的地方。
背山靠水,地勢險峻,倒是一個難得的易守難攻之處。
不少晉軍將士都認為,撤退到這裏,即使秦軍來攻,也能周旋片刻。
因此,眾人多少都是有些欣慰。
可唯獨龐涓不這麼想。
原先一開始,自己是進攻一方,占據優勢。
然而,現在卻淪落成為防守的一方了。
幾乎將所有的劣勢都占完了。
曹仁靠著一座城關,所以用八萬人守了一個多月。
但是自己呢?
靠著六萬人,去守一個峽穀?
能守多久?
誰也不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失守的那一天,大軍將會麵臨全軍覆沒的險境。
有不少灰頭土臉的晉軍將士,陸續向他說起當前的情況:
“秦軍將暴將軍的頭顱懸掛在營帳前,至於屍體,應該是被秦軍給埋了,暴將軍戎馬半生,最後卻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將軍,如今秦軍隻在我峽穀四周徘徊,也不進攻,這算怎麼回事?將士們連休息都不敢休息,生怕一閉上眼,秦軍便又衝了過來。”
“將軍,咱們的援軍,什麼時候能打?要不...我們撤吧?這六萬多名將士,不能全死在這裏啊!”
“...”
本就心煩意亂的龐涓,聽到他們的聲音之後,內心更是憂慮不已。
他緩緩回應道:“事到如今,本將軍也不想瞞住你們,究竟有無援軍,本將軍也不知道。
至於撤退...你覺得,我們如今還能跑得了嗎?隻要一離開這峽穀,隻怕便會被數以萬計的秦軍圍剿。”
話音剛落,有些人已經開始關心自己,是否還能活到明日。
就連他們信以為賴的龐將軍都這麼說,看來是真的難以保全了。
頓了頓,龐涓繼續說道:“敵軍隻是圍而不攻,是料定我們撤退之時,沒有來得及帶太多的糧草。
隻需圍住我們幾日,將士們便會因為空著肚子無力作戰,而被秦軍輕易收割。”
話音剛落,原本就很低沉的士氣,如今算是跌到穀底了。
“難道...就沒有什麼應對之策了?”
過了會兒,才有一名晉軍將士詢問道。
二十五萬大軍,打到現在,就隻剩下了六萬。
若是這六萬都折在了這裏,那麼,他們可就是晉國的罪人了。
龐涓並不知道,其實援軍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要經曆代州地界。
隻要他們能穩住個幾日,完全不用遭遇今日之敗。
可是誰又能預料到,嶽飛會突然下達總攻的號令?
事先,他並未讓將士們有所準備,一切都是突然開始,其目的,就是要打晉軍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