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龐涓死後,兩萬名晉軍將士,便徹底放棄抵抗,乖乖做了秦軍俘虜。

事後,大營中。

曹仁向嶽飛建議道:“兩萬人實在太多,我軍糧草有限,怎麼養?”

古代行軍作戰,其實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俘虜太多。

若是收了俘虜不給糧食吃,讓他們活活餓死,這事要是寫在史書上,是一件極其不光彩的事情。

可若糧食給的不夠吃,還很容易鬧出混亂。

但如果不收俘虜,全部坑殺,鬧到朝廷那邊,皇帝會震怒。

因為他們都想自己的軍隊,是一支仁義之師、王者之師。

不僅要在拳頭上打贏對手,更要在道理上占據優勢。

但是古今之事,哪有什麼兩全?

荀彧撫須道:“不然,就將那些降卒,押往南方去修運河?”

讓他們去做苦力,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隻不過,很快便就被曹仁否決,

“先生此言差矣,如今戰事緊張,我們若是再去分兵押送這些俘虜,中途一旦出現岔子,誰也擔待不起。”

兩萬人,如果押送途中,真的鬧出混亂,傳到鹹陽那邊,肯定是造成人心惶惶的情況。

嶽飛道:“先看管起來,將俘虜的事情,稟明武安君,由他定奪吧。”

朔州戰役名義上的總指揮,可不是他,而是白起。

所以,一些具體事宜,還是要聽後者的意見。

“為今之計,也就隻有如此了。”荀詡點頭道。

曹仁問道:“嶽將軍,夏侯淵與舍弟正在代州為我等禦敵,不知可否派兵增援?”

嶽飛想都沒想,便直言道:“軍中有三萬騎兵,皆由將軍調度,火速前往代州。

本將軍會帶著剩餘兵馬,日夜兼程趕赴那裏,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縱然是騎兵,從朔州前往代州,也得要個半日左右的時間。

至於大軍,即使星夜兼程,也得明日正午。

代州無險可守,夏侯淵他們所麵臨的敵軍,還是四倍於己。

若不與時間賽跑,隻怕五萬大軍,將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也幸虧夏侯淵他們守了兩日。

要不是有這兩日時間,敵軍援軍早就到了,如今那龐涓,肯定活得很舒服。

曹仁抱拳道:“請嶽將軍放心,吾去矣!”

說罷,便前去領兵。

嶽飛看向荀彧,正色道:“希望軍師能夠統籌後方,清點此戰我軍所得,而後奏報於朝廷。”

後者點頭道:“分內之事,望將軍能再立新功。”

隨後,前者就帶著十萬甲士,前往代州。

除了給曹仁的三萬精騎,荀彧這邊,還有三萬甲士,負責看管俘虜與糧草運輸方麵的事情。

換句話說,就是後勤兵。

朔州一戰,嶽飛帶來的二十萬新軍,陣亡四萬。

城頭那邊的守軍,還有一萬餘人。

也就是說,秦軍總計付出十一萬人陣亡的代價。

將近乎二十五萬晉軍全殲。

這已經是大勝了。

前提是,夏侯淵那邊的五萬人,不會全軍覆沒。

如果五萬人都死在了那裏,那麼這場朔州會戰,就由大勝降格為小勝。

畢竟,秦軍兵力比於晉軍,本就有所不足。

若是傷亡再多一些,那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朱棣正是因為算清了這筆賬,所以才冒著讓夏侯淵等人全軍覆沒的想法,去阻擊敵援軍部隊。

當日深夜。

代州。

晉軍再一次發動進攻。

如今夏侯淵所部,就隻有一萬多人了。

他們很清楚,就在今夜,他們可能就要陣亡在此處。

三萬餘人的傷亡,換來的是近乎一比一的戰損比。

也就是說,晉軍那邊,至少也是陣亡了三萬人。

以五萬拚二十萬,還能有這份功績,足以說明夏侯淵與曹洪,都有著良將的潛質。

其實,如果不是龐煖趕時間,那麼他大可以最小的代價,活活將他們二人給耗死。

隻是,因為趕時間,所以才要不惜己方傷亡的去衝鋒陷陣。

夏侯淵牢牢握緊手中兵刃,目光看向眼前那些傷痕累累的將士們,猶豫片刻,終是說出了那句,他不太想說出的話來:

“諸位袍澤兄弟,今夜,本將軍榮幸之至,能與諸位一同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