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曆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就那麼發生在秦國了。

那些個獲得了莫大功勳的將領們,居然都向吏部請辭不受。

甚至如果吏部不願給有些人官複原職的話,那麼那些人,甚至都要自殺。

吏部尚書李林甫徹底無語了,來到嬴淵麵前,搖頭歎道:

“陛下,臣從事吏部已十餘年,但是...還從未發生過這等奇事。”

他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但是不能明著說出來。

因為一般和皇帝打開天窗說亮話的人,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嬴淵聽到這則消息,也很無奈啊。

他能怎麼辦?

強製性的給他們賞賜?

然後他們不要。

自己將他們統統給殺了?

要是把他們殺了,去哪再找這樣一批驕兵悍將?

事已至此。

嬴淵隻好開口道:“罷了,他們願意官複原職,不要賞賜,就不要吧。”

“朕想一個人靜一靜,你就先下去吧。”

聞言,李林甫神情一愣,旋即作揖道:“陛下,您保重龍體,臣先告退。”

隨後。

他來到吏部,看到了那些推辭賞賜的將士們。

那群人一見李林甫走來,當即便上去,陸續開口道:

“李大人,陛下那邊怎麼說?”

“可答應我等的辭呈了?”

“李大人,陛下到底是怎麼個想法啊?”

“...”

李林甫看著這些平日裏天不怕地不怕的將士,便是感到好笑,說道:

“既然如此怕陛下,那麼在朝殿中時,為何又說出那等話來?”

眾將士麵露難色。

他們那晚,有些人是真喝醉了,說的都是一些醉話。

但是有些人,是真起哄啊。

看到他們這個樣子,李林甫便是搖了搖頭,好心提醒道:

“你們帶兵打仗,個頂個的都是一把好手,陛下可以在戰場上,答應你們很多事。”

“但是,你們記住,一旦來到鹹陽,還是要以規矩來辦事。”

所謂的規矩,其實就是政治罷了。

當然,揣摩聖意,也是政治的一種。

“李大人說的是,我當一定銘記於心。”

“李尚書,不知陛下那邊,到底是怎麼個想法?”

“...”

看到他們迫切想要了解的神情,李林甫便就直言道:

“陛下...已經答應你們的辭呈了。”

“從今以後,諸位可以官複原職了。”

一說起這個事。

他就對皇帝嬴淵,生出欽佩之意。

按理來說,讓大秦成為霸主的這一戰,必然是要載入史冊的一戰。

而參與此戰的將士們,至少也要按照中興的標準去賞賜。

不說多一批國公爺。

侯爺總之是沒啥問題的。

若幹年後,大秦必然會因為這些國公和侯爺們而感到煩惱。

可是,卻被陛下借眾將士酒後鬧事這一點,給輕鬆化解了。

不得不說,是真的厲害啊。

嬴淵:其實我沒想這麼厲害來著,真的。

......

給將士們賞賜這一事過去後。

嬴淵便就開始琢磨,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可以亡國昏庸的法子。

想了多日,不見有結果。

恰巧妲己又說出諸葛亮的事情。

他便召見了這位有著臥龍之稱的大智囊。

宣政殿裏。

諸葛亮正站在嬴淵身前。

後者認真打量著他,說道:

“你的那條計謀不錯,要不是靠你三家分晉之策,此戰,朕至少要打個數年之久,甚至...還會兵敗如山倒,使江山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