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三年。

開春。

晉國主帥扈輒、副帥王彥章、先鋒李存孝。

三人親率三十萬大軍,以滄州為切入點,攻打大秦。

此事一出,列國一片嘩然。

因為他們怎麼都想不到,以如今晉國的實力,怎麼敢跟秦國作對啊?

說實在的,憑借朱棣一人的實力,也足夠應對晉國軍隊了。

但是按照章程,他依舊是將此事彙報給了朝廷。

沒有擅自做主。

幾日後。

秦國,鹹陽宮,朝殿內。

朱棣遞來的折子,在今日一早,便就到了曹操手中。

他打算正將此事告知嬴淵。

心中覺得,就算晉國真的主動來攻了,那麼以皇帝從不輕易改變念頭的想法而言。

也隻不過是自衛將晉國擊退罷了。

然而。

還沒等曹操來得及將晉國的事情說出。

嬴淵那邊,便就已經鄭重的告訴百官,他決定伐晉了,

“姬重耳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囤兵於我大秦邊境!”

“朕決定,發兵六十萬,滅晉!”

“不知朝中諸將,誰願為帥?”

此話一出。

所有人都呆住了。

因為那幾句話透露出來的訊息,實在是太大了。

不是攻晉,而是滅晉!

一時間,曹操心中激動萬分。

他看了一眼身後的衛鞅,暗自喃喃道:

“多虧了當初聽取他的意見,設套讓晉國來犯。”

“此前,陛下不願攻打晉國,原來真的隻是欠缺一個合適的理由而已!”

想到這裏,曹操當即主動請纓:“陛下,臣願為三軍統帥,掃平晉國!為我大秦,開疆拓土!”

說實話,他距離千古一相的距離,就隻差個‘武功’了。

文治方麵,隨著土改之事落幕,已無憾矣。

天知道,他還能做多少年的宰相。

所以,在其執政期間,他想落得一個圓滿。

可是,嬴淵不可能讓他掛帥了,

“你身為我大秦宰相,需輔佐朕處理朝中繁瑣政務,怎可為帥?”

曹操究竟有多能打,這些年來,嬴淵算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倘若真讓對方為帥,將大晉給滅了,使秦國的實力再次有所增強。

屆時,該找誰哭去?

曹操頓感失落。

但是,隻要皇帝一心滅晉,究竟是誰掛帥,倒真的無所謂。

一時間,滿朝文武,都在討論適合掛帥的人選:

“四王倒是合適的人選,若陛下任由他們當中一位掛帥,晉國也可平定。”

“你們覺著霍光如何?”

“霍光...倒不是不可以,他那個兄長霍去病,不是最擅長打這種長途奔襲的戰爭嗎?”

“...”

他們幾乎將朝中將領都數了一個遍。

甚至還有人想讓嶽飛領兵。

但是,唯獨沒有人說趙括、劉裕、安祿山這幾人。

雖然在大方向上,嬴淵打算聽一次群臣的意見。

例如伐晉。

但是在任由誰為帥這件事上,嬴淵還真得慎之又慎。

就比如說曹操,此人用兵多謀,而且極為擅長以少擊多。

要真派了這樣的人物去伐晉,估計晉國早就玩完了。

思慮再三,嬴淵終於有了合適的人選,他看向百官,緩緩開口道:

“朕決定,由趙括為帥,劉裕為副帥,點兵六十萬,盡早伐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