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結束以後,各國相安無事了一段時間。
但是,嬴淵卻突然撕毀與各國的條約,再次傾舉國之力,攻打楚國。
隨後,列國都加入到了這場戰爭裏。
這一戰列國元氣大傷,項羽戰死,楚國的所有精英,幾乎也都在這一戰中覆滅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中,秦國曾經的左丞相秦檜,老死於宅中。
死前大笑道:
“能跟隨陛下建功立業,已不枉此生。”
秦檜死後,朝中群臣,對他的功過進行討論。
最終,都一致認為,秦檜過大於功。
但是非功過,已經不重要了。
這場因滅楚而產生的列國戰役,使各國都元氣大傷,再無一國,能與秦國相提並論。
轉眼過去數年。
嬴淵的子嗣均已長大,甚至都可獨當一麵。
這時,有妖獸跨海而來,進攻大夏。
隻用了數日時間,就將夏朝一半疆域侵占。
夏帝向列國求援,然而,列國皆選擇視而不見。
唯有嬴淵,決定要傾舉國之力,援助夏國。
此舉迎來群臣反對,畢竟 ,誰都能看清楚,列國是在坐山觀虎鬥。
倘若夏朝戰敗,各國一定會如虎狼一般,直接撲上去撕咬。
而且,麵對強大未知的邪祟,夏國的戰敗,似乎已經成必然了。
如果秦國派出軍隊,也被妖獸擊敗了呢?
其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夏川卻凜然無懼,開口道:
“如果讓妖獸跨過夏國,進攻諸國,那麼,於我人族而言,所麵臨的,就是一場生死危機了!”
“朕,必須要為後世人族子弟著想!”
當然,另有部分原因,是要昏庸亡國。
在嬴淵的堅持下,秦國的軍隊,浩蕩開向夏國。
與妖獸展開了殊死拚搏。
然而,妖獸數量太多了。
隨著夏帝在自己的國都戰死後。
秦國的軍隊,也隻能且戰且退。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夏川得知,被妖獸所害死的軍民,無法在自己完成昏庸亡國後複活。
強烈的自責感,讓夏川不得不扛起誓死與妖獸抗爭的大旗。
於是,在秦國軍隊撤出夏國後,嬴淵召集列國君主,曉明利害關係,最終促使人族軍隊聯盟。
一路且戰且退,最終,在驚天大戰裏,嬴淵禦駕親征,打贏了這一仗。
但自身也是損傷慘重。
精血幾乎消耗一空。
戰勝妖獸,重新將它們趕到海外未知之地後,列國都已經損失慘重,沒有一個國家,再有能力,發動一次像樣的戰役。
就連秦國都是如此。
嬴淵不在以亡國昏庸為念,也不願討伐諸國。
歲月匆匆流逝。
轉眼之間,就到了太初三十年。
曾經人族的蓋世英雄,大秦的千古一帝——嬴淵,也已經垂垂老矣。
他不再過問任何朝政,將一切都交給了太子嬴川。
同年三月,武國女帝去世。
武國上下,宣布臣服秦國。
其子嬴蕩,成為武王。
妲己、甄姬等人,也是在這一年去世。
太初三十一年。
嬴淵氣血衰敗到了極限。
而在這一年,曹操也去世了。
輔助嬴淵,將大秦國力,登上頂峰的千古一相,就隻能在史書中尋找了。
太初三十一年十一月底。
嬴淵叫來嬴川,語重心長的問道:
“如果,父皇將這座天下交給你,你能確保,你的那些兄弟們,可以善終嗎?”
後者也已至中年,行事愈發穩重,
“請父皇放心,他們,畢竟都是兒臣的兄弟。”
“同室操戈的事情,兒臣做不出來。”
嬴淵笑著點了點頭。
太初三十二年六月中旬。
秦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皇帝——嬴淵,駕崩了。
諡號——始皇帝。
這個始,並非初始的始,而是一種對功績的讚揚。
三年後。
經過嬴川治理,大秦休養生息,將國力再次恢複。
第二年開春,嬴川禦駕親征,掃平唐國與蜀國。
第三年,嬴川命老將嶽飛為帥,率軍百萬,攻打齊國。
同年,嶽飛因病去世。
無奈之下,秦軍隻得退兵。
也是在那一年,齊國與奉國聯盟。
嬴川命嬴野為主帥,嬴武為副帥,嬴蕩隨軍出征,率軍一百七十萬,同時征伐兩國!
最終取得大勝。
嬴川昭告天下,將年號改為‘大統’。
大統元年,嬴川親自禦駕親征,掃平除齊奉兩國之外,所有勢力。
大統三年,秦國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