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見皇帝沉默,便出列道:“望陛下派遣援軍馳援太原,救太原三十萬百姓於水火”
李綱的話將趙桓拉回現實,趙桓清了清嗓子道:“傳朕旨意令秦風路經略使種師中領兵六萬駐守真定,熙河經略使姚古領兵三萬防守上黨,阻止女真西路軍南下。”
趙桓的話如晴天霹靂般劈向李綱,他不明白皇帝為何不派兵救援太原。
他剛想再次進言,便被皇帝的話語打斷。
“朕決定禦駕親征,率禁軍與女真東路軍完顏宗望部決一死戰”
趙桓的上一句話,如果是劈向李綱的驚雷,那麼這句話便是劈向垂拱殿所有朝臣的驚雷。
一時間,殿內議論紛紛。
李邦彥、張邦昌、唐恪等人,連忙出列反對道:“官家萬萬不可呀!,聖人有言,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望官家三思。”
就連一直主戰的李綱都諫言道:“若官家想與女真人一戰,可派遣一敢戰軍將領軍前往便可,無需官家以身試險。”
趙桓看著朝堂諸公反對自己禦駕親征,直接朗聲喝道:“昔日太祖太宗皇帝領軍終五代十國之亂局,開創我大宋萬世之江山。怎麼到了朕這裏便不能禦駕親征了?朕意已決不必再議。”
朝堂諸公見皇帝心意已決,便也不再勸。
此後數日,趙桓與一眾朝臣商議親征之事。
河北路,真定城頭。
種師中看著手中新任官家的手詔,陷入了迷茫,皇帝居然要禦駕親征。
這大宋自立國以來,除了太祖,太宗皇帝領兵在外征戰,便再無馬上天子。
如今,這新任官家居然要提兵北上,聽上去多少有些駭人聽聞。
種師中的部將折可求、黃發見主將一言不發,輕聲問道:“經略,發生了什麼?”
種師中沒有回話,將手中詔書遞給兩人,兩人看後也是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但隨即折可求便放聲大笑,“好,太好了,若是官家禦駕親征,那我大軍士氣必然高漲,將士們必然奮勇殺敵。”
一旁的黃發反應過來,也感歎道:“我有宋一朝,除了太祖太宗,兩位皇帝能領兵親征,恐怕也就隻有新任官家了!”
聽著旁邊軍將的議論,種師中沒有說話。
他不像這群年輕的軍將,隻知戰陣廝殺,為官多年的直覺,讓他想的比旁人更多。
他在思慮著官家親征的利弊。
很快,這則消息便在真定城傳開。
“什麼?小子,你說的是真的,官家真要領兵親征。”一個年老的什長一把抓住年輕的火頭兵,質問道。
“什長,千真萬確。剛才我去大營給諸位軍將送飯的時候,親耳聽見他們說的,這還有假?”
“哈哈哈,好,太好了。官家要是看著咱親臨戰陣,咱一定多給官家砍幾個女真人的腦袋。”這位老什長猖狂大笑,一副不將女真人放在眼裏的樣子。
那小兵疑惑不已,輕聲開口道:“什長,前幾日你不是還給俺說戰陣保命技巧嗎?怎麼如今你又要……?”
“你懂個屁呀!要不是看在同鄉的份兒上,老子都不樂意搭理你。”
這樣的場景在真定城內頻頻出現,整個真定城陷入一片狂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