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一旁的副書記張洪生看出了他的尷尬,及時出聲解圍。
“子傑鎮長,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張洪生連忙出聲解釋道。
聽完張洪生所說,江子傑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原來他離開的當天,縣長劉浩洋就到了鎮裏視察工作。
如果隻是簡單的視察還好,劉浩洋卻是現場指示了一個工作。
要求樟城鎮必須在年內,將通往縣城的道路,重新整修一遍。
而樟城鎮的財政,本來就不寬裕。
這二十公裏的道路,如今重新整修的話,那就得動用四五十萬的資金。
也就意味著,樟城鎮接下來的財政預算,隻能全部投入到道路修建之中,根本沒有餘力再支持江子傑的項目。
江子傑很清楚,這個整修道路,就是針對自己而來的。
或者說,是針對自己的規劃方案來的。
縣長劉浩洋是張海縣保守派的領頭羊,對於自己的這個方案,他跟葉小麗的想法應該是一致的,是反對的。
但是縣委書記張文傑既然已經定下來了, 他作為縣長自然不能直接指示不搞這個項目。
這樣的話,全縣上下的幹部,就會認為是縣長在跟書記鬥法。
上麵的地委領導,也會認為張海縣的領導班子不和。
所以讓樟城鎮在年內把道路整修好,這就是一個赤裸裸的陽謀,是逼著樟城鎮主動放棄江子傑的這個項目了。
畢竟這條道路雖然能夠行走車輛,但是這畢竟是泥土路夯實的,一到下雨天,整條路就泥濘無比。
“子傑鎮長,是我剛才疏忽了,忘記跟你說了。”
“你那個菌菇產業項目,得先暫停一下了。咱們鎮裏現在的財政,得優先投入到道路修建之中了。”李洪濤略帶歉意地跟江子傑說道。
一旁地葉小麗此時有些得意地說道:“江鎮長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既然項目無法實施,我看不如就讓江鎮長專門來負責道路整修的事情吧。”
她提出來這個建議,可沒有存著什麼好心思。
建橋修路是出政績最好的方式沒錯,但是風險與機遇是共存的。
修路是最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一旦出了什麼意外,那負責道路修建的江子傑就得負全責。
另外江子傑如果去負責道路整修了,那麼就沒有其他精力再來管鎮政府的事情。
到時候她這個鎮長,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經濟工作,從江子傑的手中奪回來了。
最坑人的就是,這個道路整修的事情,是縣長來視察的時候提出來的,要求樟城鎮鎮政府去做的工作。
到時候路修好之後,縣長首先就要分到大部分的功勞,其次就是樟城鎮全體領導班子的,剩下的一小丁點功勞才是江子傑的。
這樣一來的話,相當於好處她葉小麗拿走了,受苦受累,全部是江子傑來擔負了。
想到這裏,葉小麗心中不由得一陣得意。
縣長來視察,並且指示修路這個事情,就是她給縣長吹的枕邊風,讓她如何不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