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隻是理想化的數據,實際上農民到手的收入沒有那麼高。

因為還要涉及到化肥錢的支出,涉及到農業稅的繳納,所以實際上的收入還要降低百分之三十左右。

隻不過在想完這些之後,楊正華突然想到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現有的三萬六千畝土地沒有增加,農民數量沒有減少,完全可以照料得過來這些耕地。

根本不需要采用機械化種植和收割,這完全是在額外增加費用。

而且,全都采用機械化種植和收割了之後,那閑下來的農民幹嘛去?

大批量無所事事的人集中在一起,那是很容易出亂子的啊。

“江區長,我覺得你這個方案很好。我們臨城鄉也很高興能夠獲得青睞,成為這個試點單位。”

“但是我覺得是不是可以把機械化種植和收割這個項目給去掉,不然的話,大量的農民都會閑置下來,到時候很容易滋生治安事件的啊。”楊正華小心翼翼地看著江子傑說道。

“誰跟你說農民會閑置下來的?”江子傑看了一眼楊正華反問道。

“那?”楊正華有些不解。

如果人工都被機械給代替了,那這些大量的農民還能幹什麼呢?

江子傑也沒多賣關子,繼續解釋道:“機械化種植,雖然會增加成本的投入。”

“但是同時也會解放大部分的農民出來,這些農民就可以去從事勞務工作。”

“針對這一點,每個鄉鎮的情況不同,我個人有幾個想法給你們提供參考。”江子傑想了想,還是以參考的方式提出建議。

因為確實每個地方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道理,江子傑還是清楚的。

“像閑置下來的農民,第一,你們鄉政府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勞務公司。”

“現在沿海地區大批工廠都是緊缺工人的,你們可以考慮向外輸送勞務人員。”

“這樣一來的話,這些農民原本的田地在施行機械化種植有著一定的收入保障的同時,也可以外出去打工賺取勞務費用。”

“第二,你們鄉政府也可以適當的對農業加工項目進行考察。”

“可以鼓勵當地農民成立農業加工廠,也可以由政府出麵出資成立。”

“這樣不管從哪個方麵來看,都是可以提高農民的收入,也不需要擔心農民閑置下來引發出的一係列問題。”江子傑將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

實際上他個人是傾向於第二點的,因為勞務輸出雖然是最簡單有效提高農民收入的方法。

但是這是有弊端的,大量的勞務輸出,會導致很大的一批人不願意回到家鄉,經過長時間在外工作之後,就選擇了留在了勞務地生活。

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導致當地政府大麵積的人員流出。

這雖然有利於人民收入的提高,但是對於當地的發展卻是個飲鴆止渴的方法。

但是現在沒辦法,就像江子傑當初引進水泥廠是一樣的,人民都快窮死了,你跟我談什麼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