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總,這次來你們集團進行調研,一個目的是關心一下企業的發展。”

“另外呢,還有個情況,想要跟丁總你溝通一下,希望丁總能夠幫忙解決的。”燕廣權思考了一下後對著丁軍說道。

“兩位領導,感謝您二位前來關心我們這民營企業。”

先表達了一下感謝,丁軍隨後便說道:“兩位領導有什麼需要,請盡管提出來,隻要我們一棉集團能夠做到,肯定會滿足兩位領導的要求的,這幫忙一說,我們可擔不起啊。”

燕廣權掏出一份資料,遞到了丁軍的麵前,隨後才說道:“丁總,據原棉紗廠的工人們舉報投訴。”

“你們一棉集團在收購完原棉紗廠之後,並沒有按照相關要求,對於原棉紗廠的下崗工人進行安置賠償。”

“按照勞部發(1994)發布的481號規定,像原棉紗廠這些在改製之後,並沒有被繼續聘用的員工。”

“你們一棉集團應當要對其做出補償,按照其工齡時間,乘以其下崗前十二個月的平均月工資,進行安置補償的。”

“因為涉及到了太多人投訴和反饋。也有許多的下崗工人,如今確實存在著生活困難的情況。”

“所以這一次我和江書記過來的主要事項,還是希望一棉集團可以按照規定要求,對於這些下崗工人進行補償。”燕廣權嚴肅地看向丁軍說道。

丁軍聽完後臉上的笑容開始消失,但是也沒有說話,而是拿起燕廣權遞到眼前的資料開始翻閱了起來。

資料上麵,除了勞部發的481號規定之外,便是一連幾十頁的職工名單,以及工齡和所需要進行補償的安置費用。

這幾項丁軍沒有多看,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看著最終合計下來的價格,丁軍的嘴角不由得一抽。

原棉紗廠一千一千多名員工,很多人工齡都是在二十年以上的。

平均下來,整體的平均工齡就有十五年左右。

而按照95年原棉紗廠的平均月工資350元來計算的話,這就需要接近六千萬的資金補償了。

雖然這六千萬對於丁軍來說,也是能夠拿得出手的,並不會有什麼傷筋動骨的後果。

但是作為一個商人,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

接手棉紗廠,雖然是以低廉的價格拿下。但是接手之後,重新購置的機器設備就已經花了一大筆錢了。

更不要說,這為了接手棉紗廠,丁軍找人托關係還花了近一個億的代價。

如今棉紗廠就算能夠做到年產值五個億,那麼一年的利潤也就才一個億。

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兩年之內,丁軍的收益和支出實際上是平衡的。

隻能在兩年之後,才能算是真正有利潤收入,這還不能算上資金的使用費,否則的時間就要拉的更長了。

現在要是讓丁軍再拿出六千萬出來作為安置補償,那麼他盈利的時間點,又得向後推遲一年了。

這市場每一年的變化都不一樣,丁軍怎麼能夠保證三年之後,棉紗產品還能夠像如今一樣暢銷呢?

所以看到這筆數字之後,丁軍的第一想法就是打死也不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