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彥不像宋臨風,從小就飽受人情冷暖,沒接觸過女人,不懂男女情事,一開始還是懵懂的。
像蘇子彥這樣的公子哥兒,從十一二歲就有女子投懷送抱,暗送秋波,所以對於自己的心動心知肚明。
“哥哥,你是不是喜歡姐姐?”沒得到答案的子奕不依不饒。
“子奕,你怕嗎?”
子奕沉默了好一會兒,點了點頭。
“我也怕。”
“哥哥,你不是……”
蘇子彥把手壓在子奕嘴上,打斷了他想說的話。
怎麼能不怕呢?前有豺狼後有虎,前頭是迷霧重重,身後是萬丈懸崖。
進退兩難!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躲,也躲不開!既然自己住到這裏來了,那就說明這是命中該有的糾纏,不管為了誰,隻能好好籌謀,去搏一搏!
第二天,子奕果真是在香味中醒來的。睜開眼睛,哥哥已經不在身邊了,趕緊穿好衣服跑出去。
“哥哥,你起來怎麼不叫我?”子奕看著在廚房裏幫忙的蘇子彥,開口質問。
“小饞貓,是不是聞著香味醒來的?”連卿跟他逗笑著,“你是小孩子,要睡到自然醒,這樣才能長個子。”
“姐姐,我們到底吃什麼呀?我做夢都是你做的好吃的。”
“快去洗臉洗手,馬上就吃飯了。”
看著子奕去洗漱,連卿又對蘇子彥說:“宋伯父那兒有很多書,你去挑幾本讓子奕看,需要筆墨就和我說。”
子奕才六歲,就能正常閱讀和書寫,而且還寫得一手好字,看來從很小就啟蒙了。雖然照這個情況來看,子奕應該是不需要參加什麼科考的,但是多讀書總是好的。雖然總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若沒有讀書人,誰來治國平天下?讀好書,總歸還是讓人開智,使人明理的。
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人的前半生,總要用書鋪路,才能走得更平穩順暢。
蘇子彥看著連卿明顯是出神了,忍不住開口:“想什麼呢?宋伯父已經給他找了書了,這幾天一直在讀呢。筆墨也還夠,而且我和子奕都能掙錢了,缺什麼可以自己拿錢買。”
連卿聽他這麼說,掩嘴笑了。這哥倆,還挺樂觀,會苦中作樂。這就好!
連卿早晨做的是“過橋土豆粉”。本來想做點米線,但是大米太貴了,用來做米線成本太高,土豆粉也挺好吃的。什麼時候饞的不行了,少做一點解解饞就行。
昨晚吊的湯還熱乎著,表麵浮著一層油,連卿特意沒有撇去,用來保溫正好。
用勺子打打油,把湯出來舀出來,煮好的土豆粉,切好的配菜都放在盤子裏,吃的時候自己往裏加,有儀式感。
昨天鄰居家二毛又送了十幾個鳥蛋來。現在村裏的小孩子都知道連卿稀罕這些東西,撿到鳥蛋、野鴨蛋,還有稀罕的山貨,都送到連卿這兒換錢。今天燙進土豆粉裏正好!
四個人坐好,跟著連卿,她做一步,三人跟著做一步。切得薄薄的肉片先放進去,再放鳥蛋,然後放土豆粉,最後把韭菜段、胡蘿卜絲、小鹹菜放進去。
連卿愛吃辣,還放了兩勺辣椒油。
先吸溜一口湯,滿足了!
連卿不禁感歎:“可惜宋大哥不在,吃不上。”
宋行謹聞言笑開了花:“嗐!這個粉兒咱還有,等他回來再做唄。”
吃完飯,蘇子彥主動拿了碗去洗,連卿開始準備去縣城。
用小陶罐裝了高湯,這次故意撇了些油進去,拿棉布厚厚地裹起來,把土豆粉和配菜放進小碟子裏,都裝進食盒。又用布袋裝了些曬幹的紅薯粉和土豆粉。
拿去給杜掌櫃嚐嚐鮮。
連卿剛要出門,送牛乳和牛板油的人就來了。連卿檢查了一下,都很新鮮,送來的人知道是宋臨風要的,很是客氣。
連卿付了錢,站在門外朝院裏喊了一聲:“牛乳和牛板油在門口,等會給我提進去放井裏鎮著。”
連卿看對方趕著牛車,車上用稻草和棉被蓋著幾個桶,便問了一句:“大爺,您這是要去哪兒送呀?”
大爺知道連卿了解,便也沒瞞著:“去府台。”
“那您能捎我一程嗎?我去縣城。”
“河中縣城是吧?上車吧!”
“謝謝大爺。”
雖然這個牛車確實不怎麼好坐,但是自己提著這麼個大食盒,坐牛車總比走路好多了!
剛才還想去楊家抓楊絮的壯丁,在路上好和自己輪換著提一提,這下可以讓楊絮在家好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