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過橋米線(1 / 1)

連卿記掛著要做米線的事,晚上睡不踏實,第二天天還沒亮就醒了。

宋家沒有石磨,隻能去用村裏的石磨。連卿拿好東西,輕手輕腳出了門,但是蘇子彥還是聽到了,披衣出來正好看到連卿關院門,便回去穿好衣服跟了上去。

蘇子彥出了門,連卿剛走出去不遠,怕嚇到她,便在身後輕輕喚了聲:“連卿。”

連卿聽到他的聲音,很是詫異:“你怎麼出來了?”

“聽到你出門了,跟出來看看。”

連卿四周看看:“你快回去吧,沒多少事,我很快就回去。”

“沒事,天還沒亮呢,沒有人。如果有人,他還沒看到我呢,我早就聽到他了。”

連卿笑笑,轉身繼續走:“我們就去那,磨點大米。”

兩個都沒有用過石磨的人,推起來掌握不好角度和力度,推得磕磕絆絆。好在蘇子彥善琢磨,很快就找到了推石磨的技巧,也幸虧他跟了來,要不連卿自己還不知道要磨到什麼時候。

晨光熹微的時候,倆人端著磨好的米粉回了家,路邊的人家有些已經有了動靜,幸好路不遠,沒碰到什麼人。

回到家關好門,連卿又忍不住叮囑道:“以後不能隨便出門啊!”

蘇子彥笑著點了點頭:“知道了。”

回到家先把米粉加水攪成米漿,粉和水的比例大約是一比四,攪到能聚攏成團,放手後可以緩慢流動的半流體就可以了。

既然蘇子彥已經起來了,那下米線的活就還是讓他來幹,用漏勺往鍋裏漏米漿,煮成米線。

吊的湯再次煮開,鵪鶉蛋撈出來。昨天買的五花肉切成片,放鍋裏煎一下,代替培根。

昨天烤的鵪鶉,連卿提前把鵪鶉腿撕了下來,代替雞翅根。連卿覺得,這都不叫平替,算得上高配了。

因為和昨天吃的土豆粉是一個做法,已經不需要連卿教了,三人輕車熟路地各自燙好了米線。昨晚蒸的包子又熱了熱,飯量大的再加兩個包子。油渣白蘿卜簡直是絕配啊!

可能連卿倒的酒有點多了,還能吃出淡淡的酒味,倒是別有一番風味。因此,連卿勒令子奕隻能吃一個——怕他吃醉了!

大米不愧是精糧,這米線的口感和味道就是不一樣啊!就是缺了點海帶絲和鮮玉米粒。

吃完飯,連卿還是用昨天的陶罐和食盒裝好了湯和米線,又裝了十幾個大包子。這次蒸的包子不少,留下夠家裏人吃兩天的就行,時間再長就要壞了。

連卿估摸著時間也差不多了,果然,剛裝好東西,就聽到了敲門聲——送牛乳的人又來了。

牛也不是天天殺,所以今天沒有牛板油。其實要是天天都送,自己也用不了。

連卿照例跟著送牛乳的車去縣城。路上,連卿從書裏取了點牛乳菱粉糕和如意卷,加上自己包的兩個大包子,一起給了車夫。

“大爺,都是自己做的,您拿著吃。”

“哎喲,連老板,您可太客氣了,我這就是順路……”

“大爺,您別客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甜甜嘴。”

這次,連卿讓車夫把車停在了自己的鋪子門口,車夫打量了一下,問道:“連老板,這是您的鋪子啊?”

“是啊,打掃一下,十八就開張了。”

“那老漢就祝連老板財運亨通,日進鬥金!”

“借您老吉言!”

張小蓮聽到連卿的聲音迎了出來,連卿跟著進去看了看,前後都已經打掃幹淨了。

“連姑娘,隻有兩個姑娘需要在這裏住,是穆翠雲和李小環。”

“行,床和鋪蓋買了嗎?”

“我昨天都定好了,一會兒就送過來。”

“張姐,你吃了嗎?”

“吃過了。”

“張姐識字嗎?”

“識字……不過不是很多。”

連卿掏出幾張紙遞給她:“那你先看看,看懂多少算多少,我出去一趟。”

紙上是連卿昨晚寫的“店長須知”,包括張小蓮的日常任務,接人待物方麵需要注意的事項。

交代好張小蓮,連卿提著食盒往縣衙走去。

這縣衙和自己在電視上和古城裏看到的差不多,門口那麵鼓很是醒目。

連卿走上台階,門口的衙役看到是一個氣質高雅矜貴的漂亮姑娘,便主動問道:“姑娘找誰?”

“我找宋捕頭。”

“您稍等一下,我去叫。”

連卿站到石獅子旁邊,把食盒往石墩子上擱著,一路提過來,確實有點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