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曲縣的建築商——也是縣裏的首富蒙自強,和小說《白鹿原》裏的白嘉軒一樣,吹吹打打的迎娶過七房正式的媳婦。
所不同的是,他的前六房媳婦,既沒有死於難產和癆病的,也沒有吐血而亡或者得了羊毛疔、渾身扭蜷成一隻幹蝦的,更沒有瘋瘋癲癲栽進澇池溺死、甚至是不明原因的日見黑瘦流產氣絕的。
她們六個都活的好好的——離婚不離家,並且在他的眾多企業裏都有股份。
她們帶著和他生的孩子,住著他給她們蓋的大房子,開著他給她們買的高級轎車,花著他給她們掙下的那大把大把的鈔票。八個兒子六個閨女上的都是最好的學校,她們都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
為什麼離婚不離家?她們嘴裏的大奶奶——也就是頭房媳婦茹英英撇撇嘴說,“現在讓我再跟窮人過日子吧?還真的不習慣了”。
另一方麵也是很重要的——臨曲縣方圓上百裏,您去打聽打聽,誰敢接手他蒙自強的老婆?
他則像個土皇帝一樣,周遊在七宮之間,偶爾還要在外麵尋花問柳。
“你就這麼胡鬧吧,都離婚六次了,早晚把家給過敗了”,早年的小包工頭蒙盛雖也知道“兒大不由爺”,卻萬萬沒想到一語成讖,十多年後蒙自強被炸的身首異處。
“爸你說的都是啥啊!您看看咱村裏娶不上媳婦,或者娶了媳婦、媳婦又跟人跑了的,還有那些生不出兒子的,那才是把家給過敗了。您再看看咱家過年,坐的滿滿當當三大桌,都是咱家的人,這家能敗嗎?這才叫人丁興旺”,蒙自強說著遞給老爹一根中華煙。
“我抽不慣這個”,老蒙盛說著話,從腰間掏出他的旱煙袋。
“您就說過年吧,七個兒媳婦開車過來,給您和我媽拜年,十四個孫子孫女給您下跪,過年的禮品堆滿了屋子。要是沒有他們,您那麼多的紅包,發給誰啊?”蒙自強知道老爹的軟肋,一提起孫子孫女,他的脾氣就沒有了。
離婚次數多了,蒙自強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舊社會稱呼屋裏的女人為“大房”、“二房”乃至“N房”。那時候娶過來一個媳婦,就要搭上一套房子,現在還多了一輛豪華的汽車。
在他的鄉親還在為沒錢沒房娶媳婦發愁的時候,他已經順利的實現了從“一夫一妻製”向“一房一妻製”的華麗轉身。
這也是君雨建築工程公司的老板蒙自強,和白嘉軒既相同又不同的地方。
一九九三年的六月,酷暑難耐的季節,小說《白鹿原》橫空出世,一時間洛陽紙貴。
早已沒有了文藝青年的衝動,蒙自強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出版。如果非要說他也曾經是文藝青年的話,那就是曾經每天雷打不動的追著收音機,如癡如醉的收聽著劉蘭芳播講的《楊家將》和《嶽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