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母性的光輝(1 / 3)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離家五個月,頂著侯爵的爵位,如今再回會稽秦家,秦毅著實體驗了一把衣錦還鄉、意氣風發的感覺。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族親耆老,哪怕秦毅表現的一如既往的平和隨意,可鄉裏鄉親們發自內心的敬畏卻總也不能消減半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第二日宴請四鄉八裏,第三日則是在會稽秦仙樓宴請越州名流仕紳,當然太子李賢沒有出席,請柬早被他一把撕成碎片了。

等回到明州,已經過了七天。隨同秦毅一同到來的,還有秦家莊精通水稻種植的六位農人。

“楊炯,發一個文書,通知各鄉各裏,每村每寨都選派五個農人來,咱們要辦個水稻新式栽種法速成培訓班。這六位都是去年和今年年初一直跟著我學習,有過實際經驗的秦家莊種田能手。人來了,就跟著他們學,挑選幾畝公廨田用作教學試驗田。來的人吃住費用官府負責,先把春播前的準備學會了,回去趕緊教會大家,明年春天才不會亂了陣腳。這個事情你先負責起來,等大家夥都回來了,人齊整了,再開始你們四縣的籌建事宜。”

楊炯欣然領命去了。雖然他也急著想要趕緊把他的慈溪縣籌建起來,開府辦公,可他更明白,如今這一個爛攤子,不把明年明州一地的糧食問題徹底解決了,就算縣衙建起來也是白搭。

等人派出去了,秦毅赫然發覺,他身邊除了張柬之、魏知古負責著一大攤子衙門的事情,倆人都忙得恨不能長出三頭六臂之外,隻剩下了莫山和一百黑鷂營大頭兵,居然再沒能處理政務的人了,他老人家都快成了一名光榮的光杆司令了。

原大鄮縣的六房吏員,執事掌固入獄四人,開革了一大半,剩下六七個還算能幹點事,也不那麼貪腐的,也都在張、魏二人的指示下忙成了陀螺。

楊炯要負責水稻栽種培訓的事情,婁師德帶人去了台州找顧家討債,姚崇去了循、潮二州,薛訥正押解著山獠俘虜走鄉竄寨安定民心,郭元振下鄉統計糧食缺口……

“不行啊,這樣下去,我這明州衙門就要轉不動了。哎,明州籌建實在是太倉促了,怎麼辦啊!……要不,搞個麵向社會,公開招聘,競爭上崗?

嗯,原先大鄮縣一個衙門,現在分做了四縣一州,加上市舶司,那可是六個衙門了,原來的人手肯定不夠,招些六房小吏,倒是必要的。”

想到這裏,依照六房職司,再結合後世裏的經驗設計了六分不同內容樣式的問卷,命人把張柬之叫了過來。

“招聘?競爭上崗?”

張柬之開始一頭霧水,等到聽秦侯解說完畢,這才恍然:

“哦?朝廷安排的四縣縣尉、縣丞主薄,想來不幾日應該就能陸續到任了,可衙門六房卻要我等自行籌建,從京城出發啟程的太急,這人手確實是當下之急務。”

邊說著邊翻看秦侯所擬的問卷,看著看著,眼睛不由得越張越大,連連點頭:

“妙,妙啊!六房經手承辦都是實務,以此問卷作為考卷,有的放矢,針對性極強,若能通過,立刻就能上手辦公!”

“你熟悉縣衙政務,看看有些什麼問題和不足,咱們抓緊完善了,盡快招人。”

張柬之不愧是在基層混跡了多年的,細細看來,果然指出了不少問題,提出了不少的建議,秦毅從善如流,當即修改,倒令張柬之大為感歎,下屬指出弊病而不羞惱,反而能聽得進意見,知錯能改的上司,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