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3年剛到,林峰跟旗下的公司就拋售了不少的股份還有名下的房產,所以這次的股災來臨對他沒造成太大的影響。
這次股災是很多因素集中一起導致了崩盤,但最為實際的原因就是大眾脫離實際經濟水平,瘋狂參與炒作。
股市上漲速度遠遠脫離實體基本麵的支持,這才是造成1973年股災的真實原因。
1973年香江的上市公司不到不到200家,交易金額卻來到了400多億,你想下這是70年代,有多少地區能有這樣的經濟?
要知道這年代的港幣跟美金隻有5.65的官方固定彙率,這大概就是90億美金的市場了。
而這時候米國的世界500強公司大部分都是10多億美金的市值,想想就知道多誇張了。
隨著股市的大跌,導致很多資金流出香江,為防止資金外流和支持港元走勢,香江銀行分別在1973年6、8、9月共加息5次。
調升存款利率近3個百分點,這樣就導致投資者融資成本大升,觸發杠杆投資者又一輪爆倉拋售,恒生指數陷入了一層一層地獄,1973年底,恒指收盤在433.7點位。
在這一年的時間裏,林峰由於提前就布置了杠杆的篩選,在這方麵的虧損其實很小,甚至由於大量的現金儲備,讓不少優質客戶都選擇到他的銀行進行借貸。
另外又有不少房產由於需要還債而出售的,林峰都讓邱文傑進行了收購,隻是價格也給的很低。
畢竟這時候才1973年底,而股災的影響要到75年才截止,林峰自然沒必要高位接盤。
不過為了在香江留下足夠高的聲望,他也表示要斥資20億港幣穩住市場,同時願意借貸在股市上虧損的股民可以維持生計。
林峰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收買人心,同時也篩選出一批優質的未來人才,畢竟80年代後香江的經濟漲幅也很快,有錢人非常多。
林峰這樣是為了將來把成功的人才資金流入他的公司跟銀行而做的,同時也把當初賣出各家公司的股份還有房產收了回來。
這一來一回他收入就高達幾十億港幣,另外還獲得了非常好的名聲,他當然願意這樣做了。
至於他的妻妾跟孩子們同樣收獲頗豐,不過林峰都讓他們拿出一些錢去做些善事賺取名聲,特別是幫助一些兒童讓其不至於因為家庭原因而隻能早早出來社會。
80年代後這些人都畢業了,哪怕出幾十個人才加入其麾下,這些錢都等於回收回來了,所以自然是不會虧本的買賣。
由於有林峰的這些操作,也導致香江市民在這次股災上受到的影響比前世少了很多,畢竟那時候可以說全民破產,接下來的幾年都在努力打工還債。
現在有了林峰的資金進入,股市也在1974年就開始回暖,不至於熬了2年多才開始跌停。
忙好了這些事之後,林峰也就把目光放在了已經16歲的小猶太身上。
至於另外1個女主他自然也不會錯過,而且這個女主他想認識更為簡單。
“林先生,歡迎大駕光臨啊!”
龍成邦激動得不行啊,畢竟這可是香江的傳奇人物,居然到他家來做客,這怎麼不讓他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