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躲到不遠處的大樹後方,沒有太過靠近,露出腦袋觀察。
他仔細看了看枯木的特征,有利於曰後找到新的獵物。
隨後就在遠遠觀察鬆鼠的數量。
鬆鼠是群居姓動物,而且是家族製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能有好幾隻。
就是不知道它們成年後會不會脫離出去,王揚隻記得當年在網上看到一個養過鬆鼠的網友寫了個回憶錄,兩隻公的放在一起會打架,往死裏打的那種。
所以也有可能是一隻。
沒過多久,一隻小鬆鼠冒出了頭,它長著褐色的毛,腦袋上長著兩挫長長的毛,小眼睛黑不溜秋的亂轉,好奇的觀察著外麵。
王揚趕緊縮回腦袋,不敢讓它看見,心中暗暗擔心,是不是自己太過靠近,引起了它們的警覺。
不會是聞到了自己的氣味吧?鬆鼠的鼻子到底好不好使?冬天不是能減少氣味的擴散嗎?
如今食物的大幅度減少,不得不小心對待。
過了十分鍾,王揚才把頭再次探出去,樹洞口沒有小鬆鼠的監視,附近也沒有它們出來的痕跡。
王揚不敢貿然衝過去捕捉,生怕它們還有其他的洞口逃脫。
“阿~~嚏~~”
縮了縮身子,算算時間,出來了大概四個多小時了,天空灰蒙蒙的,開始變暗,氣溫也驟然降低。
王揚再也承受不住零下不知多少度的氣溫,起了回去的念頭,反正它們的窩就在這裏,跑不了,幹脆一隻一隻的抓,盡量保證得到最多的食物。
轉過身子,他趕緊向原路跑去,和大人會合後回到了山洞。
大人們的收獲還算不錯,兩隻花栗鼠,一隻長耳鴞(xiao,第一聲。)。
花栗鼠也就比老鼠大一點,背上一條黑一條灰的斑紋,經常能見到。
而長耳鴞嘛,嘿嘿,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一般來說,這麼冷僻的名字應該是某種不出名的動物,起碼難得一見吧,況且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但其實嘛,就是貓頭鷹……
話說當年在燕京天壇第一次看見貓頭鷹的時候,由於太多鳥了,不敢認,問了一位打扮講究、帶著眼鏡的小青年。
那哥們正和妹子火熱聊天中呢,見有外人打擾,白了王揚一眼,瀟灑的昂起頭,拉長了聲音說了句:“長耳鴞~。”
自己那時候沒多想,見那哥們用了飄柔特自信的語氣,以為是啥新物種。
害得其他人問自己的時候,自己也說長耳鴞,然後一位老大爺看不下去了,回頭拉到一旁,語重心長的悄悄勸了句:“孩子,別欺負人,跟人說貓頭鷹就得了。”
自己當時臉都紅了,甭提多丟人了,咱也不是故意的呀,咱也是被人坑的啊。
後來王揚叫了幾個朋友,怒氣衝衝的在天壇守了幾天,就為等那愛賣弄智商下限的**青年出現,告訴他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結果人家早沒影了。
哎,你說現在的姑娘怎麼會看上那混蛋小子,太悲劇了。
感歎了一下當年往事,王揚回過了神。
大人們之所以能在今天抓到好幾隻小動物,是因為冬天剛來臨時,許多動物出沒得還算頻繁。
應該說,冬天早期都算還行。
而到了中期,因為長時間被大型動物獵殺,會少掉很大的部分。
不過這幾隻小動物並不是主要的食物來源,水果和堅果才是吃得飽的食物。
他們帶了很多,足夠大家吃一天的。
王揚把自己新找到的水果拿了出來,大家看了覺得挺新鮮的,卻不敢伸手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