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幹草蓬下,將泥巴一一鋪平,做出一個正方形樣子的小盆地,長和寬大概都保證在兩米左右。
按照想法,他是打算做更大的模板,可惜幹草蓬的麵積不夠大,不能在雨中做模板。
一個模板很快做好,他用盡量將模板裏的泥麵鋪平整,然後走到其他幹草蓬中,繼續下一個。
小夥伴們很乖的自動讓出幹草蓬,讓他工作。
一共四個模板,每個都是四平方米的正方形,黃泥麵十分公正,有凹凸的地方都被王揚修平。
之後,他便開始了等待,等這場雨下完,等黃泥幹透成形。
熱帶草原中的雨季總是莫名其妙,有時候來得快,去得快,有時候一下就是幾天,讓河水暴漲。
王揚等人沒有等待太久,到了第二天,雨就停了,溫度再次上升,太陽炙熱而毒辣,草原中升起白色的霧氣,十分的罕見。
站在白色的大渦,被清涼的冷霧撲麵,聽著遠處動物們的鳴叫,陽光折射在水萎中,七彩斑斕,好似身處天堂。
美妙的景色驚鴻一瞥,天空忽然晴空萬裏,金色的太陽將世界照得一片昏黃,幹草蓬被拆開,露出地麵上還有些泥濘的模板。
一天的陽光四射,模板已經固定,裏邊兒水分蒸發,一些地方有點兒沙化。
王揚讓眾人堆積幹草燒火,然後將錫粉取來,可剛拿來,他就傻眼了。
他發現。自己沒有耐熱的容器,比如鍋。
沒有耐熱的容器。那怎麼才能錫粉煉化成汁?就算煉化成汁了,還不得弄得滿地都是。怎麼取來用呢?
這會兒他鬱悶了,以前在錫礦旁邊,那些個岩石都有大小不一的凹槽,錫化成汁液後,會留在凹槽之中,可以倒進模板中成型。
現在到處都是黃土地,像樣兒的石頭都沒有,要怎麼用?
總不能直接在模板裏邊兒燒,這法子也不是不行。將錫粉倒在其中,在裏邊兒升起篝火,隨著熔化,會像液體一樣澆鑄平模板,然後再將幹柴和木炭從中夾出來。
這樣煉出來的錫汁會有小量的灰燼,不夠純。
這算不了什麼,有一點沒關係。
但問題是,他們現在沒有幹柴,附近又沒有樹。如果用幹草來燒,那灰燼就不是一般的多了,估計七分灰燼三分錫。
隻要不傻,就知道這辦法不行。
撓了撓腦袋。王揚犯愁了,思索著上輩子的所見所聞,絞盡腦汁的思索著辦法。
忽然間。他想到了一種可能。
於是他二話不說,將錫粉倒進一個模板之中。將其鋪平。
然後在模板的旁邊生起了火焰。
“拿石頭來!”他對小紅喊了一聲。
他們有沒有石頭?有,不過是以圓形為主的鵝卵石。當初他們用投石索作為攻擊手段的時候,就被王揚大力推崇,因為圓形的石頭受到的風阻較小,可以投得更遠,造成更重的內傷。
這一點在後來無數次捕獵活動中被證實,於是他們就帶了許多鵝卵石,當做彈藥。
小紅將石頭拿來了,他又讓其他裝備投石索的大人們拿石頭來,然後一股腦的丟進火堆中,等待加熱。
他打算幹啥?可能一般人會覺得他想將石頭加熱,然後鑿出凹槽。
但實際上,絕不是這樣,從來就沒聽說過石頭加熱就容易鑿出凹槽的事情。
他打算做的,是來源於一個聽說的事情。
傳言還在夏朝的時候,一些小村落很窮,沒有金屬器燒開水,可是他們的溪溝裏總有些像鐵絲般的小蟲,不燒開喝下去會肚子疼,有的人還丟掉了小命。
他們就開始用竹筒燒水,發現還沒等水開,竹筒就燒掉了,他們犯了難。
這時候有老者提議,將石頭燒熱,再丟進竹筒中加熱溪水。
他們狐疑的嚐試,發現果真能把水燒開,於是那個村落再也不用擔心小蟲的影響。
這個故事聽起來像個寓言,王揚便想試試寓言裏的辦法,將錫當成水,嚐試用石頭煉化。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王揚不停的往火堆裏加幹草,讓火堆保持旺盛。
半個小時後,他估摸著溫度應該很高了,於是夾出一塊,丟進了錫粉中,眯起眼睛認真的看著錫的變化。
石頭丟進錫粉後,冒出了點點的青煙,錫粉很快沾上了石頭,抹了一層。
他靜靜的等著。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十秒後,錫粉沒有變化,一分鍾後,錫粉沒有變化,十分鍾後,錫粉還是沒有變化,連一百六十度以後的白錫都沒有出現。
王揚啞然,有點兒不甘心,連丟了一堆石頭進去,靜靜等待,可是那些冒起的青煙,好似凝聚成一張嘴角微翹的鬼臉,嘲笑他的癡心妄想。
他無言了,喃喃自語:“果然啊,石頭的導熱太差,就算有溫度,也不能達到那麼高。可是,那寓言難道是逗我玩兒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