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兒?”王揚含笑轉頭。
驅趕者指了指聚集在篝火堆旁邊的人群,王揚一愣,聚在一起要自己過去幹啥呢?
他走了過去,看到地上有幾幅圖畫,研究火焰是怎麼誕生的。
王揚指了指那幾幅圖,就為這事兒?
眾人一齊點頭,他們對火很感興趣,在他們還沒有掌握火的時候,火對他們而言是種可怕的生物,後來掌握火了,隻覺得它好用,卻沒有想那麼多。
現在他們開始思索,火是從哪裏來的了。
王揚啞然,在眾人的注視下,被李四塞了根樹枝過來。
他拿著樹枝,磨磨蹭蹭的畫著。
“這個嘛,火這個東西嘛,那什麼啊……”
王揚真的蛋疼了,他可從來沒去思索過火是什麼東西,書上說這玩意兒是等離子體,可是自己要怎麼解釋這個東西呢?
他很鬱悶,覺得眾人現在的好奇心太重了,什麼都想弄懂,可是以他們現有的能力,是不可能理解的,自己也沒辦法解釋得通。
當年由於喜歡曆史,就覺得當書生好,整天拿著筆墨紙硯,搖著折扇,與佳人在花前月下吟詩作對比較拉風,選了文科。
現在要命了,高中一過,理科該忘的全忘了,要自己講解這方麵的知識,實在是太傷自尊。
“咳咳~”王揚尷尬的咳嗽兩聲,沒有去解釋,自個兒又不打算研究得那麼深。何必讓眾人也去思考這些東西,太不實際了。還是先吃飽再說吧。
他很瀟灑的抹掉這幾幅畫,隻講解了火可以怎麼取得。
摩擦取火是最簡單的。隻要溫度升高,就會產生火。
眾人又問:“為什麼會產生火?”
王揚:“因為加熱了啊。”
眾人:“為什麼加熱了就會產生火?”
王揚:“熱了就有溫度,溫度高就起火。”
眾人:“為什麼摩擦了溫度就會高。”
王揚:“……”
之後的幾天,眾人天天追問王揚有的沒的,王揚能解釋的就耐心解釋,不能解釋的,也拐著彎兒來解釋。
可他越解釋,問題就會越多,最後有一個孩子提出了非常極品的問題。
“我是從哪裏來的?”
王揚二話不說。指向了他的母親。
他看著自己母親的身體,疑惑的問他母親:“我是從你肚子裏拉出來的嗎?”
他母親點點頭。
他更疑惑了:“那為什麼你拉出來的東西都不像我?”
他母親:“……”
他又問:“為什麼會出現我?”
他母親頓時眯起眼睛,四處尋找著當年那混蛋。
……
時間過去,小麥長勢相當之好,眾人除了每天巡邏一遍,看看有沒有生出雜草外,基本上沒什麼事兒幹。
偶爾會出去捕獵一下,都能收獲到一些獵物。
王揚則看著綠色的小麥地,思考有沒有遺漏。看著好像沒啥需要準備了,可他總覺得自己還漏了什麼,可到底漏了什麼呢?還有什麼沒有考慮到的呢?
躊躇著,走到了箱子旁邊。
目前由於錫不多。箱子隻有兩個,隻能儲存十六立方米的食物,全部都是肉幹。
這些密封的食物總量。隻是眾人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還是會在雨季中加速腐壞。得不到長久的保存。
王揚對此表示無奈,他需要一個幹燥的環境。不奢求附近有錫礦,隻求能造座屋子來保存。
可忽然間,他身子微僵,腦海閃過一道閃電,就在剛才,他想到了一件什麼事,一件很重要的事,可是剛想到,不小心激動了一下,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了。
“我想到什麼了?我到底想到什麼了?”他甩了甩腦袋,隻覺得腦中一片糨糊,越想越亂,跑到河邊捧了把水打在臉上。
“呼~”清涼的河水帶走了煩躁的炎熱,他再次轉頭,來到箱子旁邊,終於想起來自己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抬起頭,目光望向小麥地。
眼前的小麥地非常遼闊,整整七萬多平方米,聽起來很恐怖,實際上,也就是一百畝地。
這是他們三個月的勞動成果,值得肯定。
這一百畝地,會產多少斤小麥?恩……換個重量單位,會產多少噸小麥?
王揚抹了把臉,他想像不出具體有多少噸,但他能想到,必定是堆積成山。
現在,問題就來了,這麼多的小麥,放哪裏?露天暴曬?風吹雨打?
隻是想一想,王揚就覺得口幹舌燥,不停的安慰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他皺起眉頭,尋思著這回要怎麼辦,這附近空空蕩蕩,啥都沒有,想建立一座大糧倉非常不容易,而且還得是能夠遮風擋雨的糧倉。
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困難,就以他們目前所做的幹草蓬,根本不可能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