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摸著下巴,雙目閃爍不定。
小紅突然對他提議,幹脆她也學張三,直接搬到黏土礦那裏居住,每天差人運送黏土礦。
王揚搖頭,沒有同意,他對小紅表示,這種作法沒有用,張三那邊可以這麼做,是因為兩地距離很短,木炭加工需要時間,兩三個人來回一次,可以把好幾天的木炭全部運過來。
但是黏土礦不同,就開采的工程來說,黏土礦非常簡單,隻需要將黏土裝進袋子就可以運回來。
幾個人來回往返兩個月的時間,留在黏土礦開采的眾人早就裝了不知多少的黏土,根本帶不回來。
真是這樣子做,就不隻需要二十個人了,需要更多的人來運送。
而這些都不是關鍵,問題的關鍵在於,不管怎麼開采,來回都要兩個月,時間是最大的問題!
與其在這上麵浪費時間,還不如尋找一處新的,更近的黏土礦。
小紅點點頭,那就立刻尋找新的吧。
王揚又搖了搖頭,還是沒同意,黏土雖然很好,但不是眾人最需要的,如果把這二十人花在其他方麵,說不定會更好。
爬上屋頂,王揚了望四周。金色的世界中,吹過一陣陣的微風,草原起起伏伏。
他看向北方,那裏是他們遷徙的路,可以通到黏土,還有烏龍的部落,對自己而言,沒有任何秘密。
而南方便是原始森林的區域,相信在張三的不斷探索下,也沒有秘密。
目光落在了西方。西邊的區域,他從來都沒有探索過。他沒有那麼多的人手播散出去,誰都不知道西邊的世界裏。有什麼能夠幫到眾人的材料。
東邊,同樣如此,神秘而未知,不知道有哪些危險而驚喜。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河麵上,這條河應該是往南流去的,不過不是正南方,因為那處是森林,而他到了森林的時候。卻已經遠離了小河。
如果沒有猜錯,河流應該是往東南流去,就是不知道它會不會發生轉折,轉道往南。
王揚很想順著河流繼續往下探索,說不定這條小河會彙入大江之中,最後奔湧入海。
可惜世界太大,能夠選擇的方向太多,他不知道該往哪裏探索。
思考了一陣,他決定先休息幾天。理清思緒,看看還有什麼東西更值得自己關注。
至於小紅等人嘛,安排他們先去幫忙開墾麥地。
而他,則開始關注小麥的培育。
他拿出三畝地來做試驗。分別標注一二三,然後以不同的對待方式來培育。
他將一號地裏的小麥每天澆兩次水,早一次。晚一次。
二號地裏的則是每天澆一次水,中午一次。
而三號地則是每兩天澆一次水。
在旱季。可能一月個都下不了一場雨,對植物的生長無疑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是有些特定的植物就是喜歡生存在這樣的氣候。
就像那猴麵包樹,你要是給它天天澆水,反而長得不好,甚至連芽都發不出來。
王揚不知道小麥喜不喜歡這樣澆水,隻好進一步的嚐試,如果能夠有效,自然是好的,如果沒有效果,或者效果更差,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與此同時,他思考著是不是要拿糞便來澆灌,這些可是天然的養料啊,貫穿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可謂是精華中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