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事兒也是來自於最近的啟發,突然想到的。
那便是尋找其他的人類。
為何會想要這一點?其實是跟數次與其他人類的接觸有關係。
第一次遇到其他的人類便是烏龍等人,那一次,他們發現了燧石。
第二次接觸的是笑笑,那時候他們想要木頭卻不知該往何處去,笑笑等人的經曆,提供了森林的方位。
第三次則是這六人,他們的經曆,提供了果樹的位置。
可以說,每次接觸其他人類都有不一樣的收獲。
這一點的好處毋庸置疑,如今這個世界對於王揚來說太大,他沒有人手分心去探索其他的區域。
但是,若是找到了其他的人類,不僅可以增加部落的人數,也可以從他們不一樣的經曆中,發現有用的價值。
這就像地麵上有無數個定點攝像頭,紀錄著各處的地形地貌和資源,可是這些攝像頭卻散落在各地,需要收集起來查看。
王揚意識到,尋找到其他人類,除了直接增加部落的勞動力以外,還有隱藏的好處。
這些好處,比他們的勞動力價值更大,可以減少部落發展的探索階段,讓目標更明確。
現在水果有了,小麥有了,食物不用發愁,房子不急著造,新的黏土礦還沒有發現,把這麼多的勞動力都放在加工木炭上就顯得太過浪費,
他不允許浪費出現,凡事有個輕重緩急。重要的先做。
他打算和小紅等人擴散出去,尋找其他人類的蹤跡。然後教會他們交流,將自己的經曆畫出來。說不定其中就有黏土礦,甚至能發現金屬也說不定。
他對張三和小紅等人提出這個觀點,看看他們什麼反應。
小紅舉雙手讚成,她性子野,最是待不住,能夠出去找人的同時順便散心,是非常好的選擇。
張三則皺著眉頭,思考了很久,然後才說出了自己的疑惑。不養點兒動物嗎?
王揚一拍腦袋,差點將這事兒給忘了。
農業是基礎,果園產業為輔,而畜牧業,也同樣是重中之重。
當初遷徙是吃的什麼?一大堆養好的老鼠兔子等動物啊。
沒這些動物,他們麵對漫長的冬季會過得非常艱難。
而且現在的眾人是越來越喜歡吃肉了,一餐沒肉就感覺少了點兒什麼。
皺起眉頭,王揚靜下心來思考:“那麼,是先養些動物呢?還是先找其他人類?”
想要比較兩者哪個先行。就要比較兩者的性質與用途。
飼養動物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食物,可以吃。
然後才是動物身上的其他價值,比如說羊身上的毛,馬可以騎。牛可以犁田。
這些全是可以帶來很大幫助的東西。
再看尋找其他人類可能帶來的東西,也許是發現一片黏土礦,也許是發現金屬物質。也許是其他的什麼。
感覺上好像也能帶來不少的東西,不過如果那群人所經曆的東西。所擁有的東西和王揚等人重合,那便沒有任何意義。
換句話說。尋找他們的時間,包括教他們以畫交流的時間可能白費。
怎麼看這筆買賣都不劃算,起碼要等一切都完善了再去找其他人。
但這並不是說飼養動物就全是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