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慵懶的下午覺(1 / 2)

他支起一口大鍋,倒進去大半鍋水,升起火焰,然後將十幾斤磨細的鹽倒了進去,輕輕的攪動。

火很小,隻加了一些木炭,不需要將火燒旺就能將鹽融化,能省點兒是一點兒。

攪了一會兒,鍋中的鹽就開始了融化,能看到一點點細小的泥沙沉積在鍋的底部。

王揚喊守倉過來,要他再往裏麵加鹽。

就這樣不斷的攪動著,融化著,轉眼已加進去了許多鹽,底部已經能明顯的看到泥沙之類的雜質。

守倉很疑惑,問王揚,怎麼那些泥沙沒有融化。

王揚無語,泥沙怎麼能融化?你還打算喝泥沙粥?

時間一點兒一點兒的過去,王揚自己都不知道加了幾次鹽,總之鍋中的水快滿出來了,並且似乎有點兒稠。

他停下,拿了些磚頭圍了一個圈,層層搭建,看上去倒有些像井,圓圈的中間是空的,擺放了好多陶陶罐罐。

每個罐子都對應一個木桶底部的口子,王揚將木桶放上去,馬上便有一個大人拿出幾個用絨毛製作成的細漏,將木桶底部的洞給塞住。

最後將鍋中的鹽水倒進了木桶之中。

隻見木桶底部滴滴答答的漏出過濾的鹽水。

王揚沒有停下,繼續燒水,將鹽倒進去融化。

過了不久,那木桶的水過濾的差不多了。

王揚將木桶拿下來,將細漏拿出。隻見細漏上沾著黃黃黑黑的沙子和一些不知名的汙垢,看著就惡心,這要是吃多了,估計問題很大。

他讓人去清洗一遍,然後再次將木桶中的洞口給塞住。

陶陶罐罐中裝了許多幹淨的鹽水,王揚取了出來,又支起一口大鍋,直接將鹽水倒進去,升起大火,將水燒開。然後讓其他人攪動。不要讓鹽水蒸發後,結成鹽塊。

而在這時,第一口鍋的鹽水又融化得差不多了,於是又放進木桶中過濾。

就是這麼三道簡單的工序。沒有任何花哨可言。既不複雜。也不神秘,更沒有實驗室中的亂七八糟,簡單易學。

隻需要幾個人。不多的燃燒材料,以及過濾的裝備就行。

如果是在現代,提純的辦法和手段就講究多了,現在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

他一邊教眾人,一邊讓他們接手,逐漸形成了一個很小很小的提純流水線,同時操作,不浪費一點兒時間,效率不錯。

王揚倒也是樂在其中。

沒過多久,第三道工序那邊,也就是煮鹽的那口鍋,冒起了騰騰的水汽,幾個大人被籠罩在雲萎中,估計被熱熱的水蒸氣撲麵,不會有飄渺的想法。

“嗚!”其中一名大人對著王揚叫了一聲,王揚趕緊停下手上的工作,交給其他人,跑了過去。

“怎麼了?”

那大人指了指鍋旁邊已經結了薄薄一層的鹽晶,告訴他煮出來了。

王揚雙目一亮,想也不想,就將那些邊兒上的鹽晶鏟回鍋裏。

那大人非常不理解,這是幹啥?好不容易煮出來了一些,又鏟進鍋裏?這不是又要融化了麼?

王揚嘿嘿一笑,表示不是在作孽,不是在犯傻,而是煮鹽的時候加入成形的鹽,會感染到其他鹽水,加速鹽晶的形成。

當然了,解釋這方麵的知識是解釋不通的,他沒有解釋,隻要求他們這麼做就對了。

這鍋鹽成型的速度越來越快,水蒸氣越來越少,最終全部結成了鹽晶,不,不該說是鹽晶,而是白白嫩嫩的粗鹽,如同沙子一樣。

看著這鍋鹽,王揚頓時開心了。

這鍋鹽的質量很高,上輩子的古人基本都是用海鹽曬出來的,顏色不白不說,雜質還特別多,吃多了本來就不好。

而這鍋鹽的質量比古人的鹽好上不少,隻要再磨細一些,再拿包裝袋包一下,就可以拿到零售店販賣了。

當然,應該是不能通過現代的鹽類標準。

之所以能製作出在外觀上極好的鹽,不是王揚的手段多麼高明,而是這些鹽是從鹽地裏取出來的,本來就比較純。

再這麼一提取,自然更純。

所謂起點高,天賦好,不需要花多少力氣就有大收獲。

王揚將眾人叫來,對他們說,以後吃這鹽,沒有提純過的鹽不要吃,然後拿那些肮髒的塞子給他們看。

他們湊上前,聞了一下,頓時隻感覺臭味衝進鼻中,惡心得要命。

王揚將這袋鹽找了個幹淨的獸皮袋裝好,放進幹燥的糧倉裏,以免它受潮。

至此,部落中的生活平靜了下來,並且極有規劃,該燒磚的燒磚,該提純的提純,該蓋房子的蓋房子。

……

一個月後,又一間大糧倉建造好了,兩間糧倉連在一起,隻有一牆隻隔,頂上都鋪上了瓷板,當做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