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衝突(1 / 2)

王揚回到部落裏拿食物,他裝好一些食物後,沒有立刻回到匠人中去,而是在這裏等了一會兒。

待大人們都回來了,便說明自己的決定。

骨學家問他,要不要帶人一起去?要走多久?去多遠?怎麼找?

他一連拋出好幾個問題,將其他人的疑問一齊問了出來,讓眾人隻需要聽,而不會嘰嘰喳喳的發問。

王揚搖搖頭,不用帶人,去多久也不知道,去多遠也不知道,至於怎麼找到我嘛?這一點更不用考慮,我會回來。

聽到他的解答,人們的神色間閃著一絲慌亂,已往並不是沒有過外出探尋,或找鹽,或找樹林。

但這次明顯不同,以往的數次出行中,王揚的身邊總會有很多同伴,少則幾個人,多則十幾二十個,都有人在身邊。

甚至是王揚一個人出去,也不會有人擔心。

但這次王揚卻是和一群野蠻的匠人們出去,這就不得不擔心了,天曉得那群匠人們會不會亂來。

萬一要是捕獵都不配合的話,連食物都成問題。

王揚哈哈一笑,哪兒來那麼多擔心,自己是他們的首領啊,都得聽自己。

眾人很好奇,問王揚怎麼成為他們首領的?不是靠部落的強大,硬性收服?

這一點,王揚就沒法兒解釋了,由於文字還不健全,僅靠繪畫,隻能畫出畫麵,卻不能表達自己為什麼這麼做的想法。

吃了點東西,王揚便交代了一下未來幾日要準備的事情。包括食物工具等。

說起這個,骨學家又想到了一件事。他告訴王揚,現在獸皮袋不怎麼夠用。

最近森林那邊的動物們都學聰明了。遠離人類,很少捕獲獵物。

而大草原那邊則還在放牧的初期階段,不可能為了獸皮就大量宰殺。

所以日複一日下來,獸皮大量的腐壞,少部分的獸皮,都用在來往的運送上,因為獸皮輕,便於攜帶。

點點頭,王揚自己也沒想到這個問題。已往的時候,他們靠著大量的捕獵,可以獲得用之不盡的獸皮。

可這些獸皮說到底,都是沒有防腐保護的物品,碰上個潮濕天氣,那壞得真叫一個快。

後來用黏土做了些鍋碗瓢盆,儲存糧食倒是用不到獸皮袋了,將這個問題稍微掩蓋了過去。

直到現在又被提出來,王揚這才想起。

“袋子還有多少?夠不夠十四個人一人一個?”王揚畫著畫。問了句。

“還有一些,但都是留給運送隊備用的。”數詞方麵的形容詞還沒有建立起來,“一些”這個詞彙自然沒有辦法表達。

所以骨學家隨便畫了一些袋子,就沒有再畫。他很明白,每個都畫出來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浪費時間。

“恩……”王揚低頭沉吟。目光微閃,想了一下。對眾人表示,他們帶走五個袋子就行。剩下的袋子一個都不能再動,必須保證貨物的運送。

現在麥地、森林、草原三個地方三點一線,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森林和麥地自不用說,得運送加工好的木炭,還得運送食物、工具陶瓷等東西,每一樣都不能少。

草原那邊更是重要,那邊可沒有水果和小麥吃,食物比較匱乏,王揚他們得運送大量的粗糧蔬果食物過去,然後帶肉類回來,維持食物的攝取均勻。

所以那些獸皮袋絕對不能缺少。

“五個獸皮袋裝不了多少食物,會不會不夠?”骨學家幾人又有了擔憂。

王揚一邊哈哈笑著,一邊畫圖:“五個袋子可以裝如果隻裝饅頭的話,隨便都能吃個十幾二十天,然後再捕捕動物,采采野果,餓不死自己。”

眾人神色一陣怪異,心想你總不能全裝饅頭吧?想到那又硬又幹的饅頭連吃大半個月的畫麵,一陣陣喉嚨發幹。

結果,王揚還真的這麼幹了,就在第二天,他就要求大家多做點饅頭出來,晚上做好了,他就一個一個的裝進獸皮袋裏,神態無比的認真。

仔細一看,原來他在計算怎樣才能裝更多的饅頭,還不時比劃兩下,指指鹽巴:“饅頭裏加鹽了沒?”

當然加了!眾人覺得一陣口幹舌燥,這是要連吃大半個月饅頭的節奏啊。

王揚裝好了兩袋,嘴角露出微笑,很是滿意。

這饅頭非後世的饅頭,後世的饅頭發酵過,蒸起來又鬆又軟。

但這個饅頭,卻是古代標準的幹糧啊,冷了以後硬得跟石頭一樣,很不好吃。

可再不好吃,又豈能改變王揚的決定?吃饅頭才最劃算,才能吃得最久。

有得吃,總好過沒得吃,持久,才是真男人。

否則可能變成曹操望梅止渴,或者變成倔強的小紅軍……

兩天時間匆匆過去,王揚告訴匠人們,明天一早,就離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