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貿易雛形(1 / 2)

王揚也不向他們說明還有哪幾個原因,其中牽涉的範圍有點廣,不是他們能夠理解的。

“那你們就討論第二個問題吧。”

第二個問題便是按照工作崗位的分配,對突出者的貢獻作出評估,然後發放物資的多少。

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百官一聽,立刻就有不少人舉手表示:“我知道,我知道。”

王揚含笑,指了指李四:“你來說。”

李四站了出來:“我認為,這個計劃充分的顯示了貢獻的真實程度,讓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家夥無所遁形,隻能獲得最少的物資,資源分配得也更加合理。”

“還有一個原因,我認為這樣做,能激勵眾人的工作努力程度,會為了想獲得更多物資而努力。”

他寫完後,眾人一陣點頭,很是認同,顯然李四的分析十分到位。

其實他們經曆過,兩次排出貢獻榜,兩次都讓那段時間的產量翻倍,很能說明問題。

王揚點了點頭:“很不錯,總的來說,另一個文明之所以有這樣的製度,就是這三點,分辨優劣,合理獎勵,激發動力。”

“每一點,都是非常好的事情,所以他們一定會出現這一條。”

王揚讚同了李四一番,忽然發問道:“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做下去的壞處。”

“壞處?”眾人愣了一愣,考慮一個問題,不隻是考慮好處。還要考慮壞處,這一點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難事。

難的是怎麼發現那個問題的優點在哪,缺點在哪。不找出缺點,如何更進一步的研究壞處?

可惜,眾人想了半天,依然不知道缺點在哪兒。

王揚也知道他們就這點邏輯推理能力,再推下去,他們的腦袋就要爆了。

“算了算了,不為難你們了,你們說說第三個問題吧,為什麼他們有貨幣。貨幣又有什麼好處。”王揚問道。

眾人無語,這個問題他們很難解答,貨幣的作用,現代的普通人一般是不會思考的。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需要知道為什麼要有貨幣的出現。

這是一個政治問題,同時需要曆史來驗證,作為文科生的王揚,對這方麵自然是不會陌生。

可眾人既沒有曆史的沉澱,也沒有培養出政治觀念。他們怎麼想,也想不通為什麼要有貨幣,甚至他們還搞不清楚,引起貨幣出現的原因。是貿易。

而目前的國家,貿易是什麼,估計還沒人弄懂。

果然。沒過多久,眾人就自己把自己繞暈了。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貨幣能夠拿來幹嘛。

“我們想不出來。”百官倒是實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好吧,既然你們想不出來,就先去談論一下第二條,第二條的好處大家都看到了,你們回去後,詳細的製定一個如何獎勵的計劃,三日後上報給我。”

“退朝吧。”揮揮手,王揚走上了二樓。

而文官便開始製定第二條的規劃,其實也不難,就是排個貢獻榜,然後按照貢獻的多少,分別計算那個月的個人物資是多少。

……

而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貿易,其實,已經出現了貿易的苗頭。

起源便是布十四。

這段時間布十四很幸福,作為織布坊的普通女人。

她就像其他人一樣,每天上下午都躲在大房子裏織布,不需要麵對毒辣的太陽,或者狂暴的驟雨,坐在舒服的“辦公室”,領口確實是白的。

而最近,她變得幸福多了,因為她也領養了兩個孩子,兩個孩子很乖巧聽話,而且很聰明,對他們好,他們也對布十四很好,平日裏幫忙幹著家務活兒,再也不用她來做。

不過幸福也有幸福的煩惱,這兩個小家夥吃東西的能力貌似特別強。

要是吃普通的食物,其實沒有關係,大不了三餐之時多拿點兒。

可這兩個小家夥根本就對普通的飯食不感興趣,而是對那些可口美味的零食很感興趣,他們每月領來的食物,沒幾天就吃完了。

這可不行,她這會兒正喜歡著兩個小家夥呢,不能連零食都讓他們沒得吃,於是她就開始琢磨。

她盯上了一個玩得比較好的朋友。

她那朋友名叫布青,自己有孩子,還領養了孩子,但是她那兩個孩子,對玩具比較喜歡,對零食的要求沒那麼大。

而且布青的丈夫是一個在朝的九品官員,每個月有兩份物資,這就很富餘了,一般來說用不掉。

“你能不能分我點零食,我家那兩個孩子很喜歡吃零食。”

布青想了想,反正自己一家吃不掉,那就分一點兒吧。

布十四高高興興的回去了,吃了兩天,又吃完了,麵對自己孩子的要求,布十四無法拒絕。

她可受不了別家的孩子都吃著美味,自己的孩子就隻能流著口水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