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兩派意見(1 / 2)

誰知才剛走到樓梯口,下方就有人喊了一聲:“嗚嗚!”

王揚愣了,轉頭一看,隻見刑部官員們都舉著本子,上麵就仨字兒:“還有事!”

“咳咳,還讓不讓人吃飯了?得,時間不能浪費,叫外賣!”

外賣來了,如今還是有專門的炊事班做飯,畢竟還沒有下發食物的措施,所以由人拿著桌子,在明晃晃的大殿外,擺上了十幾排,不用付錢。

王揚匆忙塞了幾口,趁著嚼著的時間,拿起紙筆,問道:“還有什麼事,快說快說!如果隻是什麼打架的小事而延誤了大家,當眾吊打五分鍾!”

刑部官員早就等得不耐煩了,一上午都在討論那事兒,他們險些忘了,此時趁著空擋,連忙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彙報出來。

“這件事兒沒有明文規定和法律記載,我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

王揚聽完以後,眉頭一揚,好事兒啊!這是最早的商業雛形嘛,以物換物,然後得了甜頭的家夥肯定往商人這方麵發展呀。

不過問題隨之而來,既然商業已經萌發了,是不是要立個商業的法律?

答案是肯定要,既然要立法,靠眾人是靠不住的,是不是隻能王揚自己來?

答案也是肯定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接下來這段時間,王揚又要累成狗?

“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王揚如是安慰自己。

“你們說說這事兒怎麼樣?”王揚問百官。問完後就放下筆,胡吃海喝一通。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大量腦細胞死亡做準備。

百官們愣了一會兒,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們不是中國古代文人,對商人沒有歧視。

按照布十四等人的做法,不偷不摸不搶,貌似也沒有做錯,但是他們的物資卻不知不覺翻了幾翻,這算什麼事兒?

“我覺得得把他們的多出的物資收回來,分給其他人。因為他們就是在其他人身上獲得的。”一個官員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沒關係,他們不偷不搶,也是經過雙方同意才換的,多了也沒什麼啊。”又一個官員表示。

很快,百官就開始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一方麵是支持平分物資。

另一方麵,是覺得這樣做應該也可以。

支持的那方不用問,因為他們找不到布十四等人的做法是不對的,既然沒有錯。那就隨他們搞吧。

而不支持的那一方,為什麼不支持?首先明確一點,他們並沒有認為這件事不合法,也不討論這個問題。既然不是合法的問題,就得問問到底是什麼原因了。

“你們為什麼不支持啊?他們沒偷沒搶,怎麼能把他們獲得的物資分了呢?”王揚便問了。

不支持的一方。傑出的代表人物便是驅趕者張三他們。

驅趕者就表示了:“因為他們不是通過勞動獲得的,不生產。怎麼可能獲得東西呢?你不去打獵,不去采水果。怎麼可能獲得食物呢?”

這話說得有理,許多官員都點了點頭,他們的觀念很明確,不是說他們獲得物資的行為不合法,而是太不切實際了,你這換來換去的,結果物資多了,不合常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