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有一個讓幾人很困惑的問題,這群老鼠為什麼要自殺?
為什麼?
王揚想起了一個和現代很相似的案例,旅鼠自殺之迷。
旅鼠也有很優良的自殺傳統,它們生活在北邊的寒冷區域,為了生存,它們的繁殖數量非常之高。
隨便一胎就是十幾隻,二十隻也不是問題。
生得快,長得也快,隻需要個三四年,就能繁衍出上百萬隻的數量,堪稱恐怖。
它們為什麼能生長得這麼快?沒有天敵嗎?
有,但是天敵吃掉的數量,遠遠不如它們繁衍的數量,生個二十隻幼崽,讓你吃掉兩隻不就是了,還是活了十八隻呀。
這十八隻的增長速度又快,過不了多久又生,然後再生,繼續生。
到最後就成了泛濫的鼠災,旅鼠們將一切能吃掉的東西全部吃掉,樹木啃掉,草也啃掉,就差把石頭也啃了。
一片狼藉,萬裏無生靈。
它的天敵們沒辦法,就活不下去,沒有生存空間,於是就逼走了一批。
這樣一來,它們的數量就更恐怖了,就靠那幾隻盤旋的大鷹能吃幾隻?
何況,大鷹們也得換換口味,吃點別的動物,均衡營養。
等一切都啃光了,怎麼辦?自相殘殺?它們還沒有這麼重口味,估計都沒有想過這一點。
因為它們沒有自我意識,它們不會去想,我把那位幹掉。我就有得吃了。
它們可能認為,那個也是我。我不能吃我,很可能它們的“我”。指的是它們這個種群。
這就有問題了,沒東西吃了怎麼辦?生態破壞幹淨了怎麼辦?
死!隻有死路一條,不可能有另外一條路。
問題是,要怎麼死?
以前有一個紀錄片拍出來,說的是旅鼠們是主動自殺,主動跳崖去死,為了種群,無比悲壯,大義凜然。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複返。
這是真的嗎?一群沒有自我意識的家夥,會為了別的老鼠,殺了自己嗎?
假的!那紀錄片是假的,那群旅鼠不是主動赴死,而是為了紀錄片的完成,把它們驅趕下去的,這才有了很著名的旅鼠自殺悲歌。
後來有人揭露了這一點,這就又有一個問題了。既然不是主動死,它們幹嘛死?
隻有一個原因,遷徙。
王揚拍拍震驚得呆在原地的小紅,將她拉到懸崖邊。指指下麵的海:“不要激動,它們會遊泳。”
小紅往下看去,果然。近海的水麵上,全部都是冒著腦袋的老鼠們。它們就像在陸地上一樣,迅速向著大海擴張。看那架勢,它們要像占領陸地那樣占領海洋。
“原來不是自殺啊……”小紅瞪大了眼睛,原本以為這些老鼠不會遊泳,跳下去就被淹死了,結果下去之後,它們反而遊得歡快無比。
“不,還是自殺,隻不過它們就像飛蛾一樣,並不知道罷了。”王揚搖了搖頭。
“它們會遊泳,怎麼說還是自殺呢?”三人又轉過頭來。
王揚指向遠方:“你們認為,它們能夠遊到看不見多麼遙遠的對岸嗎?”
遊不到……三人搖了搖頭,海域何其遼闊,想遊到對岸?需要多長時間?
兩個月?半年?兩年?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如何保證自己不被海水泡爛?不會沒力氣?肚子不會餓?水中動物不會攻擊?
不能保證,隻要它們抱著這個念頭,覺得自己可以遊到對岸,它們就一定會死,“自殺”死亡。
“那它們不是要死光了?”看著前赴後繼的老鼠們,王盈盈覺得有些心疼:“要是分批自殺就好了,我們就可以每過一段時間抓老鼠吃,不用養動物了。”
“……”敢情在心疼這個。
“可是,它們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三人又看向了王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既然是遷徙,為什麼是這麼難的遷徙手段,根本就沒有可能成功啊。
然而王揚語出驚人:“因為它們次次都有那麼一小部分會成功。”
“這不可能,它們難道在水中泡那麼久,不會休克麼?食物問題怎麼解決?”
王揚道:“我沒說它們一定會遊到對岸,除非對岸很近,但是它們有一部分,會在海中被浪花打迷糊了,再一冒頭,其實身子已經被打得轉了回來,以為這就是對岸,於是遊了回來,就成功了。”
“你是說,它們實際上遊回來了?但它們不知道,以為成功了?”
王揚點點頭:“沒錯,那些活下來的老鼠們,就以為成功了,下次再次遷徙時,它們就會帶領其他老鼠們跳海,就一直有了這個習性。”
“原來是這樣。”三人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