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是善於衝鋒突擊打硬仗的勇將,又是前將軍,理應讓他去做前鋒突擊匈奴主力,發揮其所長。何況,李廣已年老,這很可能是他最後一次出征了,跟他同資曆,甚至很多資格比他淺得多的將領都已經封了侯,他到現在尚未封侯,這是他最後一次博封侯的機會。現在卻讓他繞道到東邊去迂回側擊,那一路上水草很少且不說,他們要走的路比主力軍的路程遠得多,卻要跟主力軍差不多同時趕到戰場,這已經是一個幾乎完不成的任務了,再加上他們對地理不熟悉,且沒有向導,很容易迷路,就算能按期趕到出擊地點,很可能仗早已打完了,還能立什麼功?
因此,他向衛青請求說:“臣部為前將軍,現在大將軍卻不使臣部為前驅而改出東路。臣自少年時起就跟匈奴作戰,現在終於有一個跟單於正麵作戰的機會,臣願作前鋒,先上去跟單於決一死戰!”
衛青也知道這樣安排對李廣很不公平,他也很想答應李廣的請求,但是,他不能,原因隻有他知道,但他卻無法向李廣說!
原來,漢武帝因為李廣年老,本來根本不想讓他參加此次遠征,隻因李廣一再請求,才勉強任命他為前將軍。但是,武帝卻暗中囑咐衛青:“李廣已經老了,而且他運氣不好,不要讓他去跟單於正麵作戰,恐怕他會把事情搞砸。”
這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衛青也有一份私心,公孫敖上次在河西之戰中和張騫一起因迷路而沒能按期跟大軍會合,事後被判死刑,雖然最後花錢贖回了命,但辛辛苦苦搏來的侯爵卻沒有了。他是衛青的好朋友,當初劉嫖要殺衛青時,是他帶著一幫朋友把衛青救出來的,衛青有意給他一個立功封侯的機會,因而這次就讓他所部跟自己一起進擊匈奴主力。另幾個將軍呢,公孫賀跟衛青關係也很鐵,而且沾親帶故,是衛青的大姐夫——他奉武帝之旨娶了衛子夫的姐姐衛君孺為妻;曹襄則是自己原主人平陽公主的兒子,都是他的照顧對象,隻有李廣和趙食其跟自己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不讓他們走東路讓誰走?
李廣也心裏很不滿,但不滿也沒辦法,衛青是主帥,自己是他的部將,不得不服從命令,和趙食其一起帶著人馬鬱悶地出發了。因為忿懣,他出發時都沒有按禮節去向衛青辭行。
衛青出塞後,向北突進了千餘裏,橫穿了大沙漠,來到漠北,隻見伊稚斜單於的軍隊正列陣以待。
他立即下令將武剛車(一種車身四周及車頂以厚皮覆蓋,用於防禦的戰車)擺在外圍,環成一圈,作為屏障,軍隊就在車陣內結營。全軍立住陣腳之後,他就派出5千騎兵去對匈奴作一次試探性進攻。匈奴馬上派出一萬騎兵來迎敵。
雙方激戰至黃昏,老天來幫忙了,大風突起,卷起的砂礫打得人睜不開眼,漢、匈兩軍的將士都無法看見對方。衛青立即抓住這良機,急令全軍出動,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單於軍圍住。
伊稚斜單於見漢軍人數多而且戰鬥力很強,一點也沒有疲乏之態,估計自己的人馬打不過漢軍,便乘坐六匹騾子,在數百精騎的保護下衝破漢軍包圍圈,往西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