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村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蓋起了磚瓦房,村裏麵同樣也修了水泥路,連接著每家每戶,有的人家門口的院子裏,也鋪了水泥地坪,這是非常方便的,比如收了中藥材、香菇、木耳等作物,就可以在水泥地坪上進行晾曬,平時搭架子在上麵晾曬衣物的話,也不會風一吹就是一層灰土。
這跟過去的月山村相比幾乎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了,除了這些磚瓦房之外,月山村現在也建起了自己的合作社,專門養殖牛羊豬等牲畜,這些合作社的畜舍也是建得非常好的,完全不亞於人住的房子,這也很正常,這些牲畜可金貴了,村民們當然希望它們都吃得好住得好,長得白白胖胖的,等到出欄的時候能夠賣個好價錢。
遠處的山坡上,那些牧草正長得鬱鬱蔥蔥的,山風一吹過去,就會翻起一層浪花,隻不過這浪花是綠色的,漂亮極了。
而山頂上種植的那些經濟作物,現在也都已經長得十分整齊了,比如說果樹、茶樹等等,現在正是春天,這些樹木同樣也是生長得十分蔥鬱茂盛,讓人看了就是心曠神怡。
林昌恒還是在詢問著這些村幹部們,現在村子裏的日子過得怎麼樣,村幹部們也都喜笑顏開地說著現在的生活多麼好,不少村民也圍了過來,聽著他們說話,有膽大的不時會插上一句,都是說現在黨的政策好,讓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還有不少村民也認出了林昌恒,因為當初林昌恒還到月山村受過困呢,在月山村還吃過飯的,他們也喊起了林書記,林昌恒也是點頭一一回應著。
林昌恒突然想起了什麼,他對坐在旁邊的婦聯主任高主任道:“高主任,你家二狗呢,是不是上學去了?”
林昌恒還記得高主任的兒子叫二狗,這讓高主任又驚又喜,當年林昌恒可是在她家吃過飯的,她家還把一隻生蛋的老母雞給宰了,晚上林昌恒在她家住了一晚上的,不過高主任剛才跟林昌恒說話的時候,沒敢提這茬,隻能裝做是不認識了。
現在林昌恒主動問起二狗,高主任的臉上便露出了笑容道:“二狗現在都六年級了,今天上學去了,他要是知道您又來了的話,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林昌恒笑道:“那一定讓二狗好好上學啊,有時間可以帶他去市裏找我啊,當年他對我可著實不錯呢,還替我抱了一床新被子,我得好好感謝他啊。”
高主任有一些不好意思地笑道:“瞧您說的,林市長,那不是他應該做的嗎?”
林昌恒笑道:“反正這孩子挺懂事的,以後他一定會有出息的,有什麼困難可以去找我啊。”
高主任喜出望外地說:“那可就謝謝您的吉言了。”
在月山村坐了一會兒,林昌恒又提出去鹿尾坳村,鹿尾坳村是月山村下麵的一個自然村,那裏的路更險,當初葉海燕也是在鹿尾坳村困了幾天,還在那裏生了病,後來才被送到月山村,既然已經到了月山村,林昌恒當然想去看看鹿尾坳村。
去鹿尾坳村的路雖然大部分也是兩車道,但是並不是全程兩車道,因為到鹿尾坳的路實在是太險了,有些地方根本沒辦法修得很寬,不過好歹也是全程修起了水泥路,所以這一次也是很順利地就到達了鹿尾坳。
一路上,葉海燕的俏臉也是一直通紅,顯然,她也是想起了當初在鹿尾坳,自己生病,林昌恒毫不避嫌地照顧她的情景,雖然她也知道,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再想起了,可是她就是忍不住地會想起那段時光。
她不時會偷偷看一眼林昌恒,幸好,林昌恒很是入神地看著窗外,似乎並沒有注意到葉海燕的眼神。
到鹿尾坳的路大概有五六公裏,很快車就開到了,現在鹿尾坳村也有了電話,村裏的村幹部看到車隊到了,也帶著人迎了出來,林昌恒下了車,跟他握手寒暄起來,當初就是他和另外幾個人一起把葉海燕給抬出鹿尾坳村的呢,林昌恒還是記得他的。
鹿尾坳村實在太偏僻,如果不修公路的話,可以比得上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了,不過修了公路之後,鹿尾坳村與外界的來往就多了很多了,剛才一路上,林昌恒都看到好幾輛手扶拖拉機往外麵開過去,這就是一種好現象。
林昌恒也問了一下鹿尾坳村的情況,鹿尾坳村之前是非常窮的,但是自從前年把公路修好之後,鹿尾坳村也搞起了高山畜牧業和特種種植業,所以現在鹿尾坳村的村民們日子也是慢慢過得好起來了,很多村民們家裏都建起了磚瓦房,他們的氣色也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