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江穗寧收到第一封夜湛的平安信,是秋末時分。
衛沁剛剛出嫁。
知道夜湛安好,江穗寧激動又甜蜜。
她回了信,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收到,信裏用故事言說,哪怕落在別人手裏也無礙。
她清楚,京城的事隻要他想知道都能知道,便說了一些身邊發生的趣事。
關於自己成為昊王府的幕僚,一句也沒有提起。
她進昊王府,第一時間去找了丞相,直接把凜王和廣平侯的計劃向丞相明說了。
如她所料,丞相將她留了下來,是想要找機會,讓她行反間計。
她有自己的私心,一門心思的幫著丞相對付夜凜。
丞相看在眼裏,找她談了幾回話,了解了她對廣平侯府的態度,再加上她的出色表現,對它的信任也一再增加。
特別是當采納了她的計謀,讓夜凜損失慘重之後,丞相對她的倚重,直線上升。
不到一年的功夫,她便成了夜昊身邊秘密的第一幕僚。
夜凜那邊知道夜昊讓江穗寧女扮男裝留在身邊,卻不知道她真正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江穗寧利用雙方信息差和防備,很好的平衡了兩邊的關係,在其中遊刃有餘。
也湛那邊沒有另外兩位王爺忌憚的東西,都沒有想要對付他的意思。
她便能一門心思的幫著夜昊對付夜凜。
夜凜這邊,她也傳消息出去,消息都是真的,但是每每她都會布一個完美的局,混淆視聽,讓夜凜走錯路,且無論如何也怪不到她的頭上。
這些事情,江穗寧沒有半點瞞著丞相,丞相親眼看到她一係列的操作,心中對她更為歎服。
直道夜凜和廣平侯有眼無珠,把一個這麼好的棋子送到他身邊來。
這大半年,夜凜損失慘重。
卻從沒有懷疑到江穗寧身上。
一來,他們沒有給過江穗寧任何消息,不存在江穗寧背叛,會有什麼後果。
二來,他們不覺得區區一個女子能有多厲害,不過是昊王的一個玩物而已。
夜凜這邊接連失事,讓他對身邊的人也產生了懷疑。
如此過了兩年,夜凜在丞相手中節節敗退。
眼看著時機成熟,丞相抓住機會,準備給夜凜致命一擊。
在夜湛離開的第三年末,丞相向夜凜發起了主動進攻。
把查到的江南科舉之事,買賣官員之事,結黨營私,私自組建軍隊之事……,一股腦的都往夜凜身上套。
丞相準備良久,每一項罪名,都有有力的證據證明。
事一起,朝堂動蕩。
夜凜自己也嚇了一跳,沒想到丞相在持續坑他的時候,還憋了個大招。
其中有幾樣,確實是他做的,還有一些,是欲加之罪,還有許多他得查查,不過事情一多,堆到一起,就顯得嚴重了。
這件江南科舉的事,夜凜早早有準備,但是最近接連失事,讓他損失慘重,在麵對眼下這件事,就顯得有些焦頭爛額。
丞相還沒有停,趁機猛打,接連又翻出了好幾樣的事情,勢必要一舉將夜凜拉下馬。
夜凜叫苦不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若都沒做過,也容易清白,隻是這些事情,他多多少少都沾染了一些,放在一起真真假假便,讓人看不清,也掰扯不清。
這一回,丞相抓住機會,打蛇打七寸,夜昊招架得無比艱難。
丞相又翻出了當初六月大雨高價賣糧食的事,就發國難財這一項罪名,給了夜凜致命一擊。
賣糧食的事,夜凜尾巴掃得非常幹淨,不會被人抓到把柄。
但丞相有自己的算盤。
這種事情,夜凜做過,隻是缺少證據,那他便創造證據便是。
反正最後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夜凜萬萬沒想到丞相出這一招,感覺到危機四伏。
一時間,彈劾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飛向皇帝的案頭。
皇帝看著這一封封彈劾,怒不可遏。
如果奏折上說的是真的,那夜凜是半點都沒有把老百姓放在眼中,一心隻有自己的利益,
控製科考,私下屯兵,結黨營私,件件都和意圖謀反有關係。
皇帝大怒,叫來夜凜對峙詢問。
夜凜自然不認,大聲喊冤。
當看到那些證據的時候,也沒有半分認罪的意思,但是心裏知道,丞相這一回是下了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