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問道關鍵的問題了,以前曆朝曆代,皇子能夠善終的人不多,上位者坐穩龍椅之後,都會以這種或者那種的理由,
鏟除這些身體流淌同樣血脈的兄弟,目的隻有一個,正統隻能是一家,
決不允許出現不可控的因素存在,
漢朝的七王之亂就是很好的例子,
“父皇,兒臣知道繼承大統講究的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但是,如果兒臣繼承了大統,第一件事,便是賜給其他兄弟們免死金牌,”
“即使是謀反的大罪,兒臣也一定會留他們一命的,”
“嗯,”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是帝王,內心並不讚同李泰的說法,但不要忘了,他也是一個父親,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兒子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慘死。
“父皇,兒臣之所以能繼承大統,無非是太子大哥犯了過錯而已,但他的孩子是沒有錯的,”
“繼承大統之後,第二件事,就是立太子大哥的嫡長子為太子,”
“什麼?”李世民也是大驚,“那你自己的嫡長子呢?你這樣做,豈不是將皇位重新還回給了高明?”
“父皇,兒臣之所以能同意父皇您的決定,無非就是想替太子大哥掌管天下罷了,終究要還回去的,”
“不然這句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就變成了一句空話,兒臣可不想將來百年之後,遭受別人的唾罵,”
“青雀兒,”李世民的語調加重了幾分,“這也不過是你的單方麵的想法罷了,將來你得嫡長子會作何想,你想過沒?”
“這有何難,如果反對,直接殺了就是,反正誰也不能阻礙兒臣將皇位還給太子大哥,”
“這是兒臣最後的底線,”
李世民內心咯噔一下,他懷疑起今日同李泰提及這件事究竟是對是錯了,
為了一個所謂的說辭,都能殺掉自己的兒子,那他的這些幾兄弟呢?恐怕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善終的可能性了,
以前他怎麼沒看出來李泰機靈的麵容之下,藏著這麼一顆冰冷的心呢,虎毒不食子,
這也是為何即使李恪造反,他仍然給了他機會一樣,
玄武門之變的陰影一直壓在他的身上,揮之不去,兄弟闕牆的事決不想再次發生,
“你下去吧,朕乏了,”
心灰意冷的李世民揮了揮手,讓李泰退下,
這就完了?
李泰沒弄明白自己是哪裏說的不對了麼,思來想去,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啊,
想不通,真是想不通,轉念一想,
再怎麼著,自己已經半隻屁股坐在了那個位置上,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看父皇的樣子,一時之間還不能下定決心,好事多磨嘛,
要是李泰身邊的那個謀士在場的話,絕不會讓李泰說出剛才那番渾話來,說這些,還不如說一些將來如何開疆拓土,
如何愛戴百姓呢,這些話才是李世民最想聽的,
一代人打下的基礎,在下一代,就要發揚光大,李世民一手創建出來的帝國萬世永存才是硬道理。
奈何,出了禦書房,李泰決不能同任何人提及,
李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