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宮宴 2(1 / 2)

眾人剛剛按照位分落座,便聽到外頭傳來太監尖聲的通傳聲。

“臣妾/嬪妾/兒臣請皇上/皇阿瑪安!”眾人忙齊齊拜倒,朗聲說道。

隻見坤寧宮的殿門口,飄起了一角明黃色的袍擺,一名身高足有一米八左右的中年男人,雙手倒背著,龍行虎步的走進了殿門,邁步走上了上首的高台,端坐在方桌後頭,微微擺了擺手,“都起吧!”

眾人再次福身一禮,這才紛紛落座,半欠著身子,望著上首高台上的男人,能讓這宮裏、宮外的女人都這般尊敬的男子,可見除了天下至尊位上的那位男子,不作他想了。

康熙爺,雖然已經看得出不再年少,但是周身那股子氣勢,仍然讓人不敢小覷分毫。

緊跟著康熙爺身後進來的是一名穿著杏黃色袍子的男子,看起來正是年青壯年,模樣和之前的男人有七八分相似,舉手投足間,雖然帶著一絲規矩,但是仍然能看得出骨子裏頭的狂妄,這人便是康熙爺身邊養大的太子胤礽。

而胤礽身邊,則站著穿著一身石青色郡王冠服的直郡王,大阿哥胤禔。

如果說胤礽繼承了康熙爺所有的儒雅和君臨天下的氣度,那麼大阿哥胤禔,便繼承了康熙爺弓馬騎射的功夫,一身腱子肉,撐起了有些寬大的郡王袍,比起身邊的胤礽,足足大了兩個尺碼的感覺。

而緊隨著兩人身後的,自然就是最喜歡舞文弄墨的三貝勒胤祉和最是尊敬太子爺的四貝勒胤禛了,相比於前頭兩個皇子的氣度,兩人就收斂了很多,隻是對著對麵的幾位宗親家的福晉拱了拱手。便隨意的落座在了各家福晉身邊。

至於四爺身後的五貝勒和七貝勒,那就更加不出彩了,隻是因為五貝勒養在皇太後身邊,讓不少宗親多瞧了兩眼,當然也隻是那麼兩眼。

在這些宗親眼裏,那絕對是除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就看不到其他人了,畢竟太子的儲君之才那是眾人瞧見的。而直郡王的能征善戰。那也絕對是在眾人眼裏頭掛了號的,這兩人又占了嫡長兩樣,足以甩下眾多弟弟n條街。

這年節的家宴布置的有些奇怪。倒是真的有些像是家宴的感覺。

上首是皇上康熙爺的寶座,左側擺著一張方桌,坐著太子爺一家子,顯示著太子高高在上的地位。而下麵緊挨著那高台的位置上,便是直郡王的位子。惠妃便在直郡王的對麵,陪在惠妃身邊的自然是直郡王家的大格格,因為直郡王的福晉身子不好,所以已經缺席幾年宮宴了。倒是沒有人覺得奇怪,反而連問都沒人問上一句,之前惠妃還想著在康熙四十年選秀這年。給直郡王指過去兩個好的側福晉伺候,可是偏偏直郡王是個癡情的。說什麼也不讓旁的女子進府,隻是守著早就病倒了的福晉,讓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成為了無數宗親福晉羨慕的對象。

不過如果讓她們換換,興許她們也不願意成為一個病怏怏的大福晉吧。

所以說,這也就是時也命也,這大福晉碰到了鍾情她的直郡王,但是卻並沒有能和直郡王白頭偕老,也躲過了直郡王被圈禁的那些日子,誰說不是一種福氣呢!

康熙爺坐定了身子,笑著環視了一樣左右的眾人,隻覺得他就是人生贏家,在位四十年,可謂是讓四海升平,八方來朝了,後院裏頭孩子又多,美人也多,當皇帝當成他這個樣子,自然是該得意的,可是最近他也有件煩心事,那就是孩子們都太優秀了,優秀的讓他有些不安了。

如果是前些年,他定然不會有這樣的猜忌,可是如今他年歲真的大了,連平日裏看奏疏都有些吃力,總是覺得眼睛不舒服,手也不如以前穩了,更不能再像之前打準格爾時候的那般英姿勃發了,也許就是因為那年他太過激進,撐著病體,隻為追上叛亂的噶爾丹吧。

距離他當年收到噶爾丹的死訊,已經過去五年多了,雖然他覺得他並沒有做錯,但是當身子越來越差的時候,他還是覺得有些後悔了。

康熙爺坐在上首走神,下麵的眾人雖然仍然在輕聲說笑,但是眼神卻無一例外的落在了康熙爺身上,這就是作為一個皇帝的魅力,讓人不能忽視他一分一毫,即便是他的子嗣和女人,也從未敢對他有一絲一毫的忽視。

所有人都覺得當皇帝是個苦差事,可是當一個人真的坐在了那張龍椅上,那種把握全局的成就感,便讓他再也舍不得放下那個位子去縱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