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茶樓裏的奇怪客人(2 / 3)

寧景輝的文采如何,二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本就是詩書之家的出身,又有八爺在背後支持,便是想不中都難,其父親又是八爺頗為看重的幕僚,未來在仕途上的發展,可謂是順風順水,步步登高,可是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

守孝三年,誰知道等寧景輝再回到京城,這片天,又該是個什麼情景呢,想到此,宋哲翰頗有些惋惜之意的又歎了口氣。

而與他並肩而立的趙弘文,卻覺得心情更暢快了。

原本他還沒有想到寧老兒子今年就要參加科舉這事,也虧得他當機立斷,不然等寧景輝順利的考取功名,在朝堂上站穩了腳跟,他們父子並肩作戰,這八爺府裏,還有他趙弘文的立錐之地麼!

隻能說萬幸!

暗喜自己果斷的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的趙弘文,雖然很努力的控製著自己個兒的麵部表情,但是還是流露出了一絲竊喜之意,正好被送著寧老故舊出門的寧景輝看在了眼裏。

“父親的死,怕是並非如八爺所說的一般。”重新回到靈堂裏,回想著趙弘文看著父親的靈位偷笑的寧景輝,並沒有將他的發現告訴身邊的妻子,隻是在心裏暗自琢磨著,打定主意要親自找出真相。

別看寧老的人品不佳,但是幾個兒子卻甚是孝順。

其中最孝順的莫過於長子寧景輝了。

寧景輝本就不愛鑽研八股文,可是父親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要讓他考取功名。光耀門楣,他就硬是忍著枯燥和乏味,成日裏抱著書卷苦讀。隻為完成父親的心願。

如今父親至死都未看到他金榜題名,他暗悔之前那幾年的懶怠,若是他能再努力幾分,若是他能再專注幾分……

強烈的悔恨和對父親死因的懷疑,讓寧景輝在父親的棺材前,做下了個不算明智,卻很果決的決定——他要放棄科考一途。沿著父親留下的路,成為八爺身邊信任的幕僚,留在八爺府裏尋找父親死的真相。

————

隨著最後一場晴雪的落下。京城的天越來越暖了。

寧景輝擔心父親的屍身在路上就會腐爛,才停屍七天,就領著寡母和家眷、兄弟等一眾族人,辭別了八爺。護送著寧老的屍身。離開了京城,一路往通州府去了。

與他一樣往通州趕去的,還有另外一個人。

此人孤身一人,駕著一匹棗花馬,隻帶著幾件衣裳做行李,一路緊追慢趕,總算是在寧景輝一心人趕到通州前,先行一步趕到了通州府。

臨街。一處不起眼的茶樓,二樓的雅間裏。這個孤身的男子已經坐了有一個多時辰了,連壺裏的茶水都續了三次。

“這位客官,這天眼看就陰了,不如小人先幫您把窗戶關上吧!”又一次上樓續水的小二哥,看了眼如泥胎塑像一般枯坐著的男子,臉上揚起了一抹討好的笑意,低聲說道。

“不必。”男子一雙充滿血絲的眸子,直楞楞地望著街上,頭也不回的答道,同時從口袋裏取出了一枚碎銀子丟到了小二哥的眼前,“這錢,拿去給我買一壺好酒,多餘的就當是你的賞錢了。”

“客官,您看咱們這是茶樓……”小二哥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但是語氣裏的為難和那一絲絲貪財的小眼神,還是泄露了他的心情。

男子看著小二哥幾秒鍾,沒有與他多糾纏,嗤鼻一笑,徑自又丟出了一枚銀錠子,冷聲吩咐道:“速度快些,爺趕著用,若是有好味道的燒雞,便給爺帶一隻回來。”

說完,他就又一次轉過了身,望著窗外出神去了。

這次,小二哥也沒有再墨跡,笑著應了個聲,小心替他掩好了門,便一身輕鬆的往樓下去了。

“那位還是那副樣子?”櫃台後的掌櫃,聽著樓梯上的動靜,對著男子所在雅間的方向仰了仰脖子,低聲問道。

“可不是麼,要小的說,那就是個怪人。”小二哥一邊將手裏頭那枚銀錠子送到掌櫃的手裏,一邊小小聲的發著牢騷,同時將那位男子的要求複述了一遍。

“得得得,你就別這些個埋怨了,既然人家都提出要求了,你就抓緊去吧,去老姚家給他要上一壇子上好的杏花春,再去鹵鼎記去買上隻燒雞,估計這些銀子就差不多了。”掌櫃的掂了掂手裏的銀錠子,抬手就敲了敲小二的腦袋瓜,滿臉嫌棄的數落了兩句,就低頭從錢匣子裏扒拉了兩下,找出了一枚碎銀子,笑著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