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十數個大同鎮刀盾兵從雲梯爬上銅柱關關口,那些刀盾兵多為麻錦麾下家丁,個個都是經過沙場的敢戰之士,身上披的也多是厚實鐵甲,對麵那些纏著包頭,身披獸皮的播州土司兵哪是他們對手?不由節節敗退。
眼見銅柱關關口己是被打開一個缺口,銅柱關頗可一鼓而下,關下明軍都是軍心大振,戰鼓聲更為的激昂,海龍囤上的叛軍則是吃驚不小,在楊應龍的嚴令下,從各關支援的土司兵滾滾而來,在銅柱關上擠得一團,戰鬥越見慘烈起來。
可惜銅柱關下的地形確實不是進攻方可以展開兵力的地方,能爬上的雲梯的大同鎮刀盾兵畢竟不多,後續無力。在銅柱關上又增援了數百播州土兵後,攻上關口的數十大同鎮刀盾兵頓時被淹沒在人海之中,一些人苦戰而死,一些人見勢不妙,顧不得摔斷腿,紛紛從關口上跳下逃命。
很快的,靠在關牆上的幾架雲梯被紛紛掀落,接著是密密麻麻的播州土兵探出頭來,雨點般的滾木擂石擲來,沉重地砸在關口下密集的大同鎮軍中,激起一片的慘叫聲,在這樣的情形下,又算有山下大批的後備兵員支持也是大勢己去,麻承勳部的第一次進攻浪潮不得不遺憾地退了下來。
看到這樣的情況,銅柱關上土兵們一片歡呼,不過隨後他們都是虛脫地癱坐在地,方才明軍犀利的進攻仍是讓他們心有餘悸。山下觀戰的明軍們則是紛紛暗叫可惜,不過大同鎮軍的戰力還是讓他們佩服不己。
此次大同鎮明軍第一次進攻的千餘人中,單傷亡己近兩百人,更折了一把總與百總,在此時的大明軍隊中算是很大的傷亡率了,放在眼下的西南各省的明軍,就算他們進攻千人有傷亡數十人,也早己潰敗下來。特別是傷者死者大多血肉模糊,播州亂軍的滾木擂石太厲害了,造成的傷亡也太殘酷了,讓人心寒之極,能忍住這種恐懼無畏進攻,光光這一點,大同鎮軍的精銳之名,己是坐得結實。
麻承勳部前哨軍第一次進攻敗退下來後,進攻軍士們有些喪氣地退往一旁休息,不過所見卻皆是豎著大拇指迎接他們的友軍人群。輜營的輔兵們也是流水般的端上熱水好肉好酒慰勞他們,眾人眼中也滿是敬佩之意,如此悍不畏死,果然是敢戰之勇士。而大批的軍中醫士們也是紛紛上前救治傷員,黃來福此次領軍來播,自然是隨行來了大批的醫士,有效地減輕了軍中的傷亡率。
雖然自己部下沒有一鼓而下銅柱關而讓陣後的麻錦有些遺憾,不過自家兒郎有如此表現,也足以讓他自豪了,相信經過此戰後,可以徹底地堵住西南各地明軍對他們的冷語與非議。部下的傷亡雖有些讓他心疼,不過他老臉上沒什麼神情,隻是一揮手,立時旗號戰鼓聲響起,又一輪的進攻開始了。
……
山下的百餘門明軍火炮又是鋪天蓋地對銅柱關一陣猛轟,轟得整個關口似乎都在搖晃,關上的一片血肉橫飛。在炮火將停時,在一片驚天動地的“萬勝”聲中,麻承勳部前哨軍又組織一次密集的衝鋒,如海潮一樣往銅柱關湧來!
麻承勳親自領軍衝在隊伍中,高高舉著佩刀,身旁幾個親兵高舉麻字大旗,努力呐喊著。在他身後前麵,同樣是密密麻麻的旗幟,人人臉上都是漲紅。自己的首領參將都如此勇猛,各將官們也是豁出去了,高舉著刀劍衝在了隊伍的前麵,排山倒海般的衝擊讓人心驚。
明軍如此威勢,讓銅柱關上的土兵們都是臉上變色,各人內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股恐懼之意。很快,麻承勳部前哨軍又一次衝到了銅柱關前,雙方在關上關下又展開了血腥的肉博與爭奪,銅柱關上刺鼻的硝煙味還未散去,又彌漫開了嗆人的血腥味……
一次又一次,明軍對銅柱關的進攻接踵而來,進攻敗退後又用火炮轟,轟完又是潮水般的衝鋒。在麻承勳部的前哨因傷亡過大而下去修整後,麻錦又組織了二哨,三哨,四哨的進攻部隊,一浪接一浪的波濤,似乎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拚命衝上來的明軍與銅柱關守軍絞在一起,拚命的殺!關上關下己是血流成河,殘缺的屍體到處都是。經過數次的猛烈轟擊,銅柱關上的箭樓早己被明軍的火炮與火箭轟塌燒毀,關牆也被轟塌數處,關上守軍傷亡更共達到數百人。
終於,在銅柱關爭奪戰延續到中午時,一片驚天動地的“萬勝”聲,一杆麻字大旗在銅柱關上升起,一個接一個的明軍士兵湧上關口,銅柱關被明軍戰奪下來,關上的餘者亂軍狼狽逃回山上諸關。
……
銅柱關的攻占讓明軍上下一片沸騰,軍心大振,黃來福也下令重重嘉獎大同鎮軍。正所謂一家歡喜一家憂,銅柱關被占,海龍囤上的播州亂軍則是一片的恐慌,楊應龍暴跳如雷,斬了銅柱關的守將總領,又加固了餘者諸關的守衛,防止明軍的繼續進攻。
第二日,麻錦又繼續請戰,領兵攻取鐵柱關。鐵柱關位於溪穀之地,關前地勢平緩,在這裏,大同鎮軍沒有了亂軍那可怕的滾木擂石威脅,不過由於楊應龍的嚴令,加上鐵柱關上又增派了大批的援軍,所以攻關戰鬥仍是非常的激烈與血腥,雙方在關上關下反複爭奪。
明軍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將一百五十餘門大炮搬到了鐵柱關前地帶,在火炮的一次次轟擊下,加上大同鎮軍的一衝衝突擊惡戰,經過兩日的血戰後,大同鎮軍終於又攻下了鐵柱關,並斬首數百,奪取了關後的上山之路。
不過由於奪取兩關的血戰,大同鎮軍隨黃來福來播的五千人中,己經傷亡近千人,可說是傷亡巨大,無力再戰了。不過他們的戰力與成果,還是博得了海龍囤周邊二十萬明軍的誠心佩服。黃來福讓他們修整的同時,也發下了大批的物質加以犒賞,戰後也會為他們請功。
大同鎮軍的戰果讓山西軍上下心癢難撓,包含黃來福的兩個姐夫在內,紛紛向黃來福請戰。
此後幾日的戰事,便是圍繞鐵柱關後歇馬台一帶反複展開。到了歇馬台這一帶,己近海龍囤中圍,山勢越來越險峻陡峭,許多石階都是修於山脊之上,旁邊不是溝壑,就是懸崖,特別是飛虎關前的天梯,更是進攻一方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