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大漢落幕(大結局)(1 / 1)

一戰解決了張任和劉備十幾萬大軍,張遼手下騎兵跑的比潰軍都快,首先趕到了長安。

也是李嚴倒黴,帶著數百殘兵剛剛趕過來,正好遇上張遼的先頭部隊,直接被全部幹掉了。

通過一場大戰消滅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軍隊,其實不是殺了或者俘虜,主要是跑了。

這次也是一樣,大部分漢軍比較聰明,脫下軍裝找個地方就躲起來了,還有少數死心眼的逃回了長安,將大戰的結果帶了回來。

劉範急火攻心,直接一口血噴了出來,十幾萬大軍就這麼完了,現在長安隻剩下數千老弱守城了。

管亥率領大軍緩緩趕了過來,現在長安城已經沒有能力阻擋他了。

皇宮中,為數不多的文臣武將在爭吵降不降,劉範慘笑一聲,搖頭道:“算了,別爭了,龐愛卿,你去見見管亥,就說朕願意投降。”

“是。”

龐羲答應著,離開皇宮,出城來見管亥。

管亥痛快的答應下來,長安畢竟是數百年的都城,城防堅固,硬攻倒是也能攻下來,但是肯定會有不少死傷。

另一個都城洛陽,經過數次戰火,重建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長安能避免就盡量避免。

雙方談判數日,敲定了劉範投降的條件,便製出文書,令人送往洛陽,交由張致批複。

管亥率領大軍,進入長安城中,穿過長街,來到宮門前。

卻看到劉範一身戎裝,身後是數百太監和羽林軍。

劉範手持長劍,指向管亥,大笑道:“吾乃大漢天子,豈可投敵?放火。”

管亥大怒,揮刀向劉範殺去,劉範大笑一聲,轉身進入皇宮,身後傳來驚呼聲。

回頭看去,隻見長安城中四處火起。

火燒長安,這是劉備設計的對付管亥大軍最後一步,當初劉備做了渤海太守,手下有三萬精兵,就是在樂陵被典韋一把火燒了,那份慘痛的記憶,讓劉備記一輩子。

也因此,劉備學會了這一招。

本以為管亥大軍因為糧草不濟,自動退卻,用不到了,結果,一切都是陰謀,劉範自己反而損兵折將。

現在窮途末路了,劉範不得不拿出了這記狠招。

管亥顧不上殺敵,大聲下令出城。

“且慢。”

賈詡攔住管亥道:“將軍不必驚慌。”

看他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管亥也不得不佩服這份定力,問道:“軍師有何妙計?”

賈詡微笑道:“火攻是個好計策,可惜劉範用錯了地方,如果他把我等騙進皇宮在放火,確實生死難料,現在嘛,算不上什麼大問題。長安城太大了。”

管亥反應過來,之前幾次大戰樂陵也好,下邳也好,城池都不大,幾萬人就把城堆滿了,大火一起無處躲藏。

長安則不然,長安城太大了,城中人口極多,此時大火一起,無數人爭相逃出城,城門處必定被人滿為患,不宜出城。

但其實根本不用出城,就算是劉範也無法做到真正的火燒長安,他們隻需在城中找一處火勢小的地方,甚至人為造一處火勢小的地方即可。

“跟我來。”

管亥拔出長劍,穿過熊熊大火,來到一處地方,眾人合力,將周圍的房子樹木等等能燃燒的東西,全部搬走,製造出了一大片空地,躲在這片空地上。

城外,張遼臧霸等人看到城中火起,也知不妙,但此時城門處無數百姓向外湧來,他們也進不去城,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直到城中百姓都逃出來了,才率領大軍,進城滅火。

大火燒了一日,終於熄滅,管亥黑著臉,提著劍殺向皇宮。

一路暢通無阻,來到大殿,看到寶座上的劉範,口中溢血,早已死去多時,旁邊還有十幾同樣服毒自盡的太監。

管亥歎息一聲:“把他們厚葬了吧。”

攻下長安,劉範自殺,三輔地區皆平。

另一邊,魏延配合劉曄,兵威蒹葭關,南麵沙摩柯再次說動了好幾個勢力強大的蠻王,聯合一起作亂。

這時,劉曄來到了成都,劉璋內憂外患,隻得投降。

至此,大漢落幕,十三州之地,盡歸大貞。

天下初定,張致論功行賞,馬夔、管亥以下一百零八人被封侯爵。

唯一的王公孫度很識相的上書請求免去其王位,張致準許,改封為樂安侯。

設四大都督,鎮撫四方。

呂布為安南大都督,駐守番禺;趙雲為安西大都督,駐守武威;典韋為安北大都督,駐守雲中;武安國為安東大都督,駐樂浪。

天下太平,除四大都督和駐守洛陽的禁衛軍之外,大部分士卒領著大筆遣散費,回家種田。

沒有了戰爭的負擔,大貞的賦稅降到了三十稅一。

這一年改元安樂,寓意大貞百姓,安居樂業。

大亂必大治,一個新的盛世緩緩拉開序幕。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