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續 華夏世紀 守望島(2 / 2)

“燕子,冷嗎?”將臉貼在男人胸膛上的司徒燕聽到了渾厚的胸音,就好象他的心聲一樣。這種感覺是微妙的、美好的,仿佛他的胸膛中就裝著一個司徒燕一般。

“不冷,有你在不會冷。”司徒燕慶幸著黑暗,這樣自己發燙的臉才不會被他發現。似乎是很久遠的時候了,自己才會在他胸前臉紅。

“噢,我在想,我們的未來會怎麼樣?當然,包括了我們一家人,也包括……”

“我知道。”司徒燕寧願隻聽前麵那半段,所以她及時地打斷了他的話。她知道後麵是:“也包括六萬萬人。”這,才是龍劍銘!

龍劍銘默然地緊了一下胳膊,把妻子緊抱在懷裏。如果說當初何凝霜是知心人的話,現在的司徒燕也是。冥冥中似乎真的有天意存在,盡管他不相信,可也不得不這樣認為:司徒燕就是凝霜的化身。

重慶號在轉向,應該是繞過了舟山群島再作左舵八點的機動,因為目的地是環太平洋和亞洲的金融經濟中心——上海。

龍劍銘的思維也隨著戰艦的轉向而轉向,暫時拋開了兒女情長,思考著大中華帝國經濟發展的方略。問題不是沒有,隻是被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和最後輝煌的戰果掩蓋起來,被帝國在世界上取得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勝利掩蓋起來。當勝利的喜悅逐漸淡化的時候,問題就將凸現出來。如果作為決策者的自己不能及時製定有效的政策化解這些問題的話,帝國的根基將會動搖,將嚴重影響到帝國的發展。

首先,是東部工業、交通發達地區與西北、西藏、新收國土諸地區的發展不平衡。這絕對不是小問題,也不是局部問題。有美國南北戰爭的前車之鑒可以參考!國家經濟發展如果出現很大的區域化差別的狀況,再加上政治、民族、地域文化、國民心理不平衡等諸多因素,極有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爆發出地區爭端,甚至造成這個龐大帝國的分裂!

其次,帝國中央政府的權威必須要加強,地方政府的自治隻能是有限的、服從於中央政府的發展框架的自治。要增強中央政府的權威,首先就是國防軍係統的回歸,就是軍隊建設的國家化,軍隊所有權在法律上的確定!也許,自己這個皇帝在政治改革後將麵臨選擇:軍事還是政治?當然,自己的選擇對自己而言是輕鬆的,不輕鬆的是國防軍在獲得連番的勝利後,會心甘情願地結束帝國目前實質上的半軍國化政體,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嗎?一個不好,又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再則,目前的世界戰略格局已經形成。帝國在中英兩強並立中占據了優勢,可是,從軍事地理戰略的角度來說,從帝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需要來看,態勢還並不完美。世界上最重要的兩條運河不在帝國的控製之下。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它們連接著亞洲和歐洲,連接著太平洋和大西洋。大中華帝國要長久地作為世界上的領導力量,要在戰後持續拉開與英國在國家力量上的距離,就需要全球化的經濟發展戰略,就需要保證中國與歐洲的交通,保證中國的太平洋和歐美的大西洋的連接。否則,一旦國際關係發生逆轉,中國實際能夠控製的地區隻有亞洲。在目前的世界上,經濟最發達,市場最有潛力的,還是歐洲和美洲。這些市場將支撐起中國的持續發展,因此圖謀運河就成為未來軍事戰略的主要方向。

最後,是中國從君主製向君主立憲民主製的轉化問題。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龍劍銘也自覺地看到,前期自己和皇家的表現現在看來,頗有些作繭自縛的味道。就他本人來說,他也沒有想出一個最適合於中國的民主政體來。立憲後,究竟在何種程度上放開國家權力,究竟如何激發國民積極參政、議政的熱情,如何保持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可以想見,今後將不會有大的戰爭來激發國民熱情,來強化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和平建設時期,會不會成為精神力量大滑坡的時期呢?會不會從政治體製上從一致對外變成內耗不休呢?物質文明的興起一定是精神文明的衰落嗎?這個問題,他無法回答自己。因為在他所知和經驗中,沒有任何的參考,可以說,他將是這個問題的探索者。

打江山易,坐江山難!何況龍劍銘的性格就決定他不甘於守成,前進、發展、開拓才是他的性格。

沒有答案,沒有人可以給他答案。

龍劍銘歎息了一聲,在司徒燕有些擔心也有些驚詫的目光注視下回頭向南望去。海麵泛著月亮的銀輝,遠處的島嶼隻是海麵的一線黑色,守望島早已經落在視線之外了。可是他仍然向南望去,似乎他的視線與守望島的三座岩石能夠跨越空間的距離相交似的。

實際上在他心裏很清楚,爺爺乃至祖爺爺們構築的精密的計劃已經失效了,未來的路需要自己去製定計劃,難度可想而知!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