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工業品的貼牌銷售占領市場,敲開了別國的大門,當然比幾十年前列強用鴉片敲開中國大門相比,就顯得真正文明禮貌得多了。
他用藝術表演的方式來贏得其它民族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認同,讚揚乃至崇拜。
他用在有利條件下的主動參戰來獲得民族間,國家的普遍好感,開啟了民族聯姻直到融合的大門,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接下來的,他還要用充斥在人們生活方方麵麵的任何可用手段來促成融合。在世界各國的工業還在從戰事軍備生產艱難地向民生產品轉型的時候,中國企業就已經開始向西方國家提供大量的民生用品了。在世界各國的報紙還是唯一主流的媒體時,中國就采用了無線電廣播,就開發出了電視,這樣一來,隻要上海會議取得預期的成果,可以想見在未來五年或者十年後,西方國家的民眾用的是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看得是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具有世界普遍接受度的電視,電影;駕駛的是中國技術製造出來的汽車或者幹脆就是完全的中國汽車;而中國民用航空的穩步發展,又會讓未來的世界民用航空領域出現中國大鱷,采用中國標準……當世界商品的主流被中國領導後,那麼文化上,民族形態上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最終,漢語將成為世界通行的第一語言。因為到那個時候,不認識漢字就代表著與世界發展潮流的脫節。
這些想法化成實際行動,開始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時。並不被這個時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其國家民族主義者所認識。政治經驗豐富的彭加勒總統不幸也是其中一員,在稍後與中國皇帝的親密交談中,他當場確定成立中法合資的廣播電視台,並承諾今後在法國促成立法,保障廣播電視的媒體權益。當然,法國因此得到一筆巨大的投資,更得到中國積極支援法國戰後重建工作的承諾。
為期七天的上海多方國際會議成功地落下帷幕。大中華帝國作為東道主,也作為有力的國際聯盟的第一任主席國,在會議期間取得了外交上的巨大勝利。
二月的最後一天,上海國際賽車場前的旗杆上飄揚著五顏六色的各國國旗,迎來了參加上海會議的各國政要。一九一九年度的“中國方程式汽車大獎賽”在這裏揭開征戰的帷幕,跟戰前不同的是,這次重開戰幕,受到了世界各國政要的廣泛關注,電視媒體手段也將與電影記錄片拍攝同場亮相。
真正萬民翹首期盼的卻不是賽道上的二十四輛賽車,也不是各國首腦,更不是出現在賽道邊的新奇玩意兒,而是帝國皇室傾巢出動蒞臨賽場。
有趣的現象很快被剛從高呼萬歲的激動中回複出來的人們收入眼底。
美國福特車隊的賽車旁,珍妮皇妃和龍美妮公主在那裏與美國車手親切交談,關注著車隊的出發準備工作。英國皇家賽車隊那邊,親王秦關身著英國陸軍上校的禮服帶著妻子走來走去,跟熟悉的車手輕鬆地打著招呼。法國雷諾車隊,則招來了德齡皇妃和另外一名小公主龍美齡,母女倆都能說流利的法語,而法國車手則盡量用漢語向她們表示敬意。本來有些落落寡歡的德國戴姆勒車隊則驚喜地看到,帝國那個顯得有些胖乎乎的,靦腆的,但是據說非常有藝術修養的皇子來了。醒獅車隊的人群中,不動聲色地增加了一個身穿賽手防火服的身影,隻有靠近他的人才在掩嘴驚呼後戰意盎然。另一支美國車隊被命名為華美,是由美聯集團出資組建的在美華僑車手組成的車隊,他們迎來的是美聯華人學校的前校長……
這種比賽,結果已經不太重要了。
所有的賽車都是中國技術,唯一不同的是羅國強這位好勝心太重的總工程師給中國醒獅車隊的賽車加裝了強製中冷雙渦淪增壓係統。其結果是:中國車手駕駛的賽車在啟動引擎後與別人沒有區別,當比賽開始的發車信號閃亮時,中國賽車突然爆發出與眾不同的渾厚咆哮聲,立即甩開其它賽車率先衝過第一個彎道。
醒獅賽車,車重增加三十公斤,功率增加兩百馬力,出現這樣狀況也不足為奇了。難怪,主席台上的龍劍銘懊惱地向旁邊的吳良道:“這個羅國強太過分了。”
反正就是這麼回事,第一名不拿白不拿,作為中國車手當然願意在中國賽道上獲得勝利並接受皇帝陛下頒授的獎杯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