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秦臨時工,弟子下鄉(2 / 2)

注視著禮,麵色如常。

時不時看向黑夫,很是期待。

陳平順勢站起身來,獻策道:“平以為,此事甚好。於洞庭而言,有諸多好處。一能解決官吏不足,二則可收民心,三則順勢推廣小篆秦律。正如公乘所言,沒人天生就會小篆秦律。吏守為工時,可順勢學習,若表現出眾則可舉為試!”

“善!”

黑夫頷首讚許。

瞧瞧人家,多懂事!

他隻需提出,陳平便會完善。

“我看未必。”

“哦?”

扶蘇搖了搖頭,認真道:“就算按雲夢之法,前提也是有人。然洞庭最缺的就是人。就算有,還需承擔每日鬥食,這也將是筆不菲的開銷。”

秦始皇頓時輕笑。

不可否認,扶蘇這段時間確實有了些長進。他現在能立足於實際考慮問題,不像先前那樣空有理論。當然還有些小缺點,那就是把問題丟給別人。作為公子,倒也不算什麼。

瞧瞧,這就是不懂事的。

黑夫也沒在意。

合理的批評,可使人進步。

“禮君,洞庭各縣學室如何?”

“弟子皆滿。”禮是麵露苦笑,無奈道:“學室弟子可免去一切徭役,自然都是爭相趨附。有的為能成弟子,更是暗中賄賂打壓。”

“所以,洞庭並不缺人。”

黑夫無比從容。

禮說的這些,南郡也差不多。成為弟子,基本就可以說是半隻腳踏入官門。再加上能免去徭役,試問誰不想當?

弟子於學室需學習文化書寫姓名,誦《蒼頡篇》《爰曆篇》《博學篇》。還得明習法令,為後續出仕做準備。當然郡縣長吏也能指揮他們做事,做的不好還要受罰,隻不過僅限於郡城和縣城。至於基層鄉亭,自然用不著他們。

“吾先前曾向喜君提過一事。”

“願聞其詳。”

“弟子下鄉!”黑夫站起身來,侃侃而談道:“荀子曾言: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韓非也曾說過:今聽言觀行,不以功用為之的彀,言雖至察,行雖至堅,則妄發之說也。竊以為凡秦吏者,當下鄉接觸實政。好過他們坐於廟堂,空談誤國!”

“善!”

秦始皇都忍不住出言讚賞。

秦國以法治國,講究實際。大部分官吏皆是自基層提拔,所以有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說法。黑夫這話,簡直是說到他心坎裏去了!

“弟子……下鄉?”

禮也是蹙眉苦思。

如此,似乎還真有搞頭!

再怎麼著,弟子都能識字寫字。還有些表現出眾的,更是精通秦律。原本他們都在郡縣學習,兼顧著幫忙處理些政務。現在若是下鄉為臨時工,便能解他缺人之困。

“那有何時間學習?”

“子都,腦子要轉起來。”黑夫笑了起來,“現弟子免去徭役,隻需留於郡縣。以後則每年挑出兩個月的時間,前往各鄉亭裏為守。等同於是變相的徭役,所以不必給錢。他們紮根於基層,能切身體會到治民不易。他們會諸多問題,是簡牘書籍所沒有的。待回至學室,必能有所啟發。”

“好,說的好!”

禮都忍不住點頭,繼續道:“如此說來,本君還能適當擴充學室。他們下鄉後,能邊學邊為吏。若表現出眾則可破格提拔為吏,留任當地。”

“禮君大才,受小子一拜。”

“還是靠你提出此策。”

禮是連忙起身回禮。

他來雲夢果然是沒來錯!

黑夫能想常人所不敢想,不論物還是人都可利用到極致。不愧是雁過拔毛獸走留皮,就算石頭都要榨出二兩油的狠人。也難怪皇帝願意屈尊降紆,破格免去其所有罪責,準許其越官而功。

秦始皇終於是揚起抹微笑。

他覺得,這事不光可於洞庭。

得推廣至各個郡縣!

這些弟子平日裏可都舒坦的很,要不然也不會一個個削尖腦袋都要為弟子。就憑免去所有徭役這條,就足夠了。雖說需幫忙處理些政務,卻是極少部分。現在直接讓他們為吏守,親自上手治理當一地。是否適合為吏,一目了然,這比任何考核都要實在。

幹的好的,予以提拔。幹的不好,那弟子也別當了。吾秦從不養閑人,若不適合為吏,那就自覺回家種田去!

【第1更送到,求求免費的禮物和五星好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