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縣。
此地位於涇水之北,而水之北者為陽,故此得名為涇陽。涇陽算的上是八百裏秦川的腹地,位於關中平原。
城門口已有諸多官吏正在等候,他們皆是迎著寒風眺望前方。黑夫抵達武關後,消息便火速傳往涇陽。
蕭何頭戴獬豸冠,站在最前麵。他這回可是托了黑夫的福,所以成為涇陽縣丞。縣丞為縣次官,銅印黃綬,秩四百石。可以理解就是副縣令,當縣令有事升遷調動,往往會有縣丞接任。至於像黑夫這種直接空降的,自然不在其中。
官場裏麵的門道,皇帝比誰都清楚。縣令被調走,那麼最開心的莫過於縣丞。結果黑夫空降為涇陽縣令,等同於是搶了縣丞的機會。為防止縣丞後續出工不出力,所以皇帝很幹脆的連縣丞也給調走。
至於左側,便是高八尺有餘的曹參。身材魁梧,站在人群中是英姿颯爽。他佩戴象征著武職的鶡冠,腰間還掛著口寶劍。他在沛縣時隻是獄掾,而現在則是順利晉為縣尉。縣尉同樣是次官,主掌治安、捕盜之事,秩同縣丞。像當地有士伍要服更役,往往也都由縣尉負責。
他們倆麵麵相覷,皆是無奈。他們出發前,可是接到十萬火急的調令,要盡快至涇陽上任。蕭何與曹參商量後,便決定先行出發。至於他們的宗親,則是還在後麵。可等他們日夜不停的趕至,才發現黑夫這縣令還沒到呢。算起來,黑夫可比他們要近的多……
當然,這都不重要。
隊列再往後,便是些屬吏。他們都是涇陽當地人,此次職位並未變動。像是主吏掾、獄掾、令史、文無害、廄騶……他們是直接效力於縣令,居縣寺協助縣令處理政務。
當然,還少不了涇陽考工室令章邯。按道理來說,其實章邯就相當於是貶職了。他原本是鹹陽城的考工室令,直接效力於少府。趙亥甚至有意提拔他為少府丞,論官職甚至還在縣令之上。
不過,章邯卻是毫不在意。他是滿麵春光,雙眸炯炯有神的注視著前方。看似是貶職,實則是給了他天大的機會。黑夫的確隻是縣令,但他這縣令不同……權力大!
誰家嗇夫能給皇帝寫諫書?
黑夫精通百工,跟著他以後有肉吃,這是內史所有考工室令的想法,所以他們也都想前往涇陽。奈何黑夫指名道姓就選章邯,再加上他也有意,便由他接任。
黑夫還未至涇陽,他就已經將造紙坊修造於涇河旁。目前每日能出紙三百張,足以供應縣寺每日所需。皇帝對關外郡縣要求是兩年內取代竹帛,但內史諸縣則是一年!
包括水碓,目前章邯也有研究。雖然圖紙標注的無比詳細,但因為結構較為複雜,他目前還處於研究階段。可對黑夫精妙的構思,卻是無比欽佩。利用水力,便可取代人力自動舂紙漿。有此方法,足以讓造紙坊每日產量翻倍!
舂紙漿這道流程是最為繁瑣,哪怕有踏碓同樣是很費力。造紙的要求很高,就得將麻料徹底舂爛舂出漿來,才可撈紙。若是舂的不夠用力,就會有些雜質。像出的些麻紙,裏麵還有麥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