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燕趙多感慨悲歌之士,小罐茶(1 / 3)

陽武縣,戶牖鄉。

雞鳴時分。

陳平坐在院內,邊吃邊翻著蝴蝶書。旁邊的婦人滿臉欣慰,忙前忙後。雖說隻是朝食,準備的卻是相當豐盛。精心熬製的黍臛相當軟爛,裏麵有著不少肉塊,肥而不膩。旁邊擺放著韭菜、春筍、薺菜,還有肉醬

菹菜。

“叔,可還要添飯?”

“有勞伯嫂。”

“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氣。”

陳平隻是笑而不語。

婦人便是他的伯嫂,先前因為他不事生產,伯嫂對他頗有意見。裏中有好事者便故意挑事,問她平時給陳平吃的什麼,怎麼能把陳平養的如此壯碩?

亦食糠核耳!

有叔如此,不如無有!

就因為這句話,陳伯逐其婦而休之。結果傳來傳去,就成了陳平盜嫂所以陳伯休妻。這事鬧的是沸沸揚揚,若非張蒼在背後指點出力,陳平可就徹底完了……

這年頭的人都很注重名聲,鄉中三老舉薦他人為吏也是先看名聲。若是坐實這盜嫂傳言,那陳平今後休想再抬起頭來。

再往後,陳平便勸其兄將嫂迎回。正所謂大兄如父,伯嫂如母。伯嫂待平頗好,照顧平的起居飲食。皆因外人挑撥,所以說了些氣話。萬萬不要因為他的緣故,令兄嫂生有間隙。

陳平並非是客套話,而是實話。他這些年在外遊學,全靠大兄伯嫂支持。這事的根源在於他不事生產,而非伯嫂之錯。伯嫂照顧他這麼多年,換誰都會有些怨言。用黑夫的話說,伯嫂就是刀子嘴豆腐心。雖然總有抱怨,卻從未虧待過他。家中有了肉食,也都是盡量讓給他。

“平快吃,莫要涼了。”

陳伯今年不過三十來歲,卻已是駝背。麵容滄桑無比,鬢角生有些許白發。雙手粗糙,還有些汙泥。他其實比陳平年長不了多少,卻因為常年務農勞作被生活所壓垮了腰。

他雖然大字不識,卻知道唯有讀書修學方能改變命運。他為了供陳平讀書,什麼活都不讓他做。含辛茹苦的耕作三十畝良田,每日早出晚歸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因為陳平有天賦擅讀書,將來必有前途。

裏中好事者總會戲弄他,他也懶得辯駁。可要是誰敢說陳平半句壞話,老實本分的他卻敢抄起鋤頭以命相搏。

“大兄,吾明日便要走了。”

“這麼快……”

“已耽擱數日。”

饒是陳平,雙眸都有些濕潤。他這回也算是衣錦歸鄉,就連陽武縣令都親自上門拜訪,對他倍加讚賞,誇他是年輕有為。現在的他官爵的確不高,但他上司卻是黑夫。

黑夫可是名動天下,他的事跡早早便傳至陽武縣。包括很多農器,現在也都得到應用。至於造紙坊,李由借助李斯提前通知,已經是建造完畢。每日可出紙數百張,已經開始於各縣逐步取代竹簡。

“也好。”

陳伯輕輕頷首,未曾流露出半分不舍,認真道:“你我皆為媯姓陳氏子孫,帝舜後裔。為兄愚鈍,隻能種地為生。但你自幼聰明,此次能伯樂賞識提拔,今後定要好好表現,壯我陽武陳氏!”

“大兄放心!”

陳平起身長拜。

他有宰天下之誌,自然不能受親情束縛。留在陽武,晉升空間遠不如涇陽。黑夫給了他機會,更不能讓黑夫失望。他隻要好好表現,終有一日能位列三公九卿!

“平有今日,皆因大兄。”陳平自懷中取出錢袋,認真道:“然平卻要至涇陽,無法報答大兄。這筆錢大兄定要收下,買頭田牛再雇個庸耕者,今後不必再親自勞作。剩下的錢可添置些物件,買些布帛做些衣裳。”

“這……不可!”陳伯卻是搖頭,直接將錢推了回去,“為兄雖未為吏,卻知官場不易。在涇陽也有諸多人情禮錢,若是無錢難免會得罪人。以後要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快拿回去。”

“大兄是要陷我於不義?”

“啊?”

陳平早已料到,望著陳伯低聲道:“當地都知大兄待平極好,平加官進爵而大兄還是辛苦勞作,必會指責平不義不孝。平現為秦吏,後續則會有禦史至陽武詢問情況。若是發現大兄生活困苦,便認為平是忘恩負義之徒,結果會如何?”

“這……”

陳伯頓時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