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征越製楚,涇陽釣魚佬(1 / 3)

秦始皇注視著扶蘇。

這也算是對他的考驗。

扶蘇望著地圖,緩緩開口道:“楚地居江南,長於水戰。昔日吳起助楚,南平百越。楚越素來雜處,以楚征越亦能適應南蠻濕熱氣候。”

他年幼時,祖母華陽太後便經常抱著他講述楚國的故事。楚人為帝高陽之苗裔,為黃帝羋姓。楚人本弱小,先祖熊繹三代侍奉周天子,卻隻封了個小小的子爵,且在荒涼的南蠻之地。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禦王事。

遷至丹陽後,建了個占卜和祭祀的宗廟。卻沒有可以用來祭祀的貢品,便隻能到鄀國去盜了一頭還沒長角兒的小牛。又怕鄀國小牛的主人找來,連夜宰殺後祭祀。所以,楚國習慣在夜晚祭祀先祖。

即便如此,楚國依舊不被中原接納。甚至是被視作荊楚南蠻,連參與會盟的資格都沒有,隻能在外守燎。

再往後楚國多次反周,甚至是自嘲為蠻夷自僭為王。經過曆代征戰,楚地很快便達千裏。並且是終於得到周天子的承認,希望他們能節製百越,無侵中國。楚國不僅一直想要北上問鼎中原外,同時積極向南開拓。包括越國,其實也可以說是亡於楚人。

以楚人征越,再合適不過。所以此次南征主力,大部分出自南郡、洞庭、長沙、會稽等南方邊郡。關中秦人精銳自然也有,但數量還是較少的。

然而,秦始皇卻是輕輕搖頭。

他就知道扶蘇會這麼說。

但如此,遠遠不夠。

今日,他就給扶蘇上一課。

何謂天子之怒?

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臣不解。”

“汝以為秦太平否?”

扶蘇望著皇帝,堅定搖頭。他當然能如黑夫或是廷臣溜須拍馬,說什麼天下鹹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這些話,很多人都會說。

所以,實話他來說!

縱忠言逆耳,他也不會退縮。

“自秦滅齊,各地皆有不平。洞庭蒼梧越人反秦,舊楚餘孽遁走西甌。雲夢澤時,有盜刺武成侯。黑夫過赤烏亭,遭盜刺殺。碭郡钜野湖,亦有群盜聚集。東海之濱,有海盜肆虐。北郡塞外,有胡入關掠奪。”

“那為何不勸朕?”

“上意已決,秦軍也入越。便想阻止,也來不及。為人臣者,當為上謀劃。為人子者,亦當為父分憂。”

“善!”

聽聽,這還像是人話。

秦始皇難得讚許,隨後便拂袖轉身看向地圖,輕聲道:“朕自及冠始,便立誌要超越曆代先王。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海內的確不平,故朕要對外用兵。將海內矛盾,轉至南疆。如此,方可令海內太平。”

“征舊楚之民,並非他們更適應越地。更因舊楚不服秦律,多任俠好劍舞。看似歸順秦國,實則暗處勾結。朕知南征會有死傷,但朕就是要讓他們葬於南疆!否則滅國仇怨,如何抵消?他們是被越人所殺,而非秦國。縱然不死,也將為秦留戍南疆!”

“……”

空蕩蕩的大殿,聲音回響。

扶蘇抬起頭來,全身發冷。

望著那偉岸的背影,隻感到高不可攀。

人命,不值錢。

他好似看見昔日長平之戰,四十餘萬降卒冤魂。看見王翦伐楚,大破楚軍。看見昌平君項燕,兵敗而死……看見無數的冤魂,飄蕩在鹹陽宮。難怪,這裏會如此的冷。

“朕,終是老了。”秦始皇望著鬢角白發,喟然歎息道:“有些事,得有人做。朕欲在有生之年南征北伐,開拓不止。馮去疾曾上書諫言,望朕緩刑罰薄賦斂,以遂主得眾之心。萬民戴主,死而不忘。然,此事不該朕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