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
秦始皇乘坐馬車,蒙恬居內。
不過,這回卻有些不同。
身後浩浩蕩蕩跟著票披甲銳士。
為首者便是身高八尺,單手握著秦鈹的中車府令趙高。趙高善駕車,騎馬射箭也不在話下。作為皇帝的司機,自然是深諳武藝。
昔日秦國破趙,秦始皇親至邯鄲。將兒時的仇家,悉數坑殺。當時也遭趙人刺殺,而趙高擋在最前麵,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未曾讓秦始皇受到半分損傷。自此趙高便被破格舉為中車府令,掌皇帝乘輿。
他最擅駕車,再顛簸的道路都能穩穩握住韁繩。東巡時可是天子車駕,足有六匹千裏馬,沒點本事能給皇帝駕車?
趙高身後,跟著的便是八百車士。都是他一手操練而成,每個都是以一敵十的銳士。此刻皆是騎著駿馬,背著長弓,馬腹處裝著箭袋。或握秦鈹或持長矛,腰間皆配有劍殳短兵。
戰馬披著銅胄,隻露出眼睛。後麵還有皮甲,用以防護四周。而這些車士則著複合甲,主體由皮製,上一層編綴鐵甲片加強防護。頭戴銅胄,脖頸處還有銅片防護。
這得砸進去多少錢啊……
蒙毅望著窗外的騎兵,滿臉唏噓。目前秦國以中郎車士為核心,組建起了支五千人的精銳騎兵。從人到馬,清一色的甲胄。他們原本就擅長騎馬,搭配上馬鐙馬鞍後更是如虎添翼。
在禁苑操練時,多次是以少勝多,殺的戰車潰不成軍。治粟內史楊熊不愧是老將楊端和之子,讓這些騎兵仿造胡人戰法。敵退我進,敵疲我擾。就如狗皮膏藥,死死的黏住戰車。再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快速分割戰場。先殺步卒,再圍戰車。利則進,不利則退。
本來駐紮在雲中的羌瘣(lei)也被調回,他率領的三千羌人銳騎,硬是被楊熊率領的八百騎兵殺的潰不成軍。
是羌人不擅騎射嗎?
不,是鈔能力!
戰馬都是挑的最好的戎馬,爆發力強速度快,一匹馬得值萬錢。清一色披著銅胄皮甲,就所套馬甲便值兩千錢。至於銳騎所佩甲胄,大概值千五百錢。像秦律經常有貲刑,動不動就貲一甲或者是貲一盾。所謂一甲便值1343錢,一盾則值500左右。
還有就是兵器,也都是大匠親手製造。就他們所用三石強弓,就耗費三年時間製成。加上箭支秦鈹長劍……起碼又得要花費五千錢。
這還沒訓練呢,就已經花了兩萬錢。足足五千精騎,已經燒了1個億。如果換成粟米,那就是三百多萬石!
再有就是消耗,每日訓練強度大,人可以吃差點戰馬不行。光吃草料,根本不足以支撐,還得加上豆餅麥子麩皮……
少府趙亥愁的是天天歎氣,白發肉眼可見的增多。他剛開始定的夥食標準是三十錢,結果根本吃不飽。最後隻能拔高至五十錢,心疼的他差點抹眼淚。單騎每日五十錢,五千騎就是25萬錢……一個騎兵每日花銷,能頂五個步卒!
要知道這還不是戰時呢,若是打仗的話不可能單人單馬,起碼得單人兩匹馬。光有馬還不夠,還需要大量的田牛駑馬運送草料,供給戰馬每日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