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披著黑熊裘襖,沿著鄉野小道而行。前些日羌瘣親至涇陽,還派人送來了織皮,並且獻上《羊毛書》。裏麵提到可大規模飼養羌羊,而後令羌奴絞羊毛。經過各種手續後,就能得到毛線。經緯錯落,便能縫製出驅寒保暖的羊毛衣。
做工無需多精細,穿在盔甲內,便可抵禦嚴寒。因為更輕便,還能幫助士卒快速行軍。包括單薄的被衾,也可以換成毛毯。或者幹脆往裏麵填充羊毛,也能保暖。
扶蘇同時提出,以羊製胡。未來可令草原大規模放羊,減少戰馬的威脅。通過此法,便可盡收胡人。秦國控製的胡人部落,隻能養基本生活所需的戰馬,多餘的都得交給秦國。他們隻需養羊,靠著羊毛就能填飽肚子。這想法倒是新鮮的很,秦始皇也沒著急做出決斷。
秦國的牌,還有很多。
武德充沛,資源充足。
茶、糖、鹽……皆可控製胡人!
黑夫說的沒錯,尊嚴隻在劍鋒之上,而道理則在秦弩的射程內。所以,他打算和匈奴好好講道理。隨著騎兵逐步成型,他現在不光要奪回河南之地,更要讓匈奴徹底淪為曆史!
他看向身後的蒙毅,淡淡道:“蒙卿,靈渠情況如何?”
“還在修。”
蒙毅麵露愧色,他作為上卿,主要就是在幕後出謀劃策。靈渠這事,鹹陽內由他直接負責。包括調動過去的水工,也都是他安排好名單交由皇帝批複。
“鄭國率監禦史祿及水工,耗費月餘時間翻山越嶺勘察地形。經反複對比後,終於找尋到湘漓分水之處。以巨石砌成條人字堤,前銳後鈍形如犁頭,故名鏵堤。高約三丈,將水三七分流。三分經南渠流入漓水,七分經北渠引入湘水。”
“為何如此慢?”
“靈渠足足七十餘裏,且迂回曲折迤邐盤桓。且修有陡門,曰:每舟入一陡門,則複閘之,俟水積而舟已漸進,故能循崖而上,建瓴而下,通南北舟楫。縱動用二十萬大軍協助通渠,也難在短時間內修成。”
蒙毅滿臉憂慮。
瞅瞅,他這頭發都白了好幾根。
他催促的文書是一封接著一封。
可有啥用?
他們是要修大渠。
足足七十餘裏長!
“上無需著急。”王賁在旁也是提醒,“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吾聽說,靈渠兩岸已增數百座枯墳。有的是因水蠱而病死,有的被毒蟲毒蛇叮咬而死,還有的則是活活累死……若是繼續催促,死者隻會更多。”
“朕隻要靈渠。”
秦始皇拂袖揮手,冷冷開口。
言語甚至是寒過冰雪。
“再增十萬民夫,協助修渠。”
“半年內不通渠,誅!”
“唯!”
蒙毅王賁皆是抬手。
嶺南現在形勢一片大好,李信在嶺南是長驅直入。現已勸降梅部,君長梅鋗率萬人歸順。且打通大庾嶺的道路,且置關卡要塞。李信已著手開始收編,將梅部青壯招攬至軍中,以越製越。趕在雨季前,便會以逐個擊破的方式蠶食南越,恩威並施迫使諸部歸降。
然而,南越西甌是擺明了要與秦國死磕。砍殺秦國使節,並且將他們的頭顱高高懸於林寨前。西甌君譯籲宋還將秦商頭發全部剪光,以人皮人血而書,給屠睢送去了份戰書。
這份戰書,自然也送至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