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並未過多解釋。
葉騰明擺是帶著答案來問他的。
既是如此,那還不如帶他們去看看。扶蘇一別已近半年,黑夫可沒閑著。他這甩手掌櫃也不好當,他每日視察鄉亭,也是很忙的。通過閑聊,能知曉基層黔首的訴求,他的關中話說的也是越來越好。
正所謂猛將必起於卒伍,宰相必發於州郡。故長吏多從耕田鑿井而來,視民事須如家事。黑夫起於微末,深知基層的重要性。黔首能接觸到的並非是郡縣千石長吏,而是手握三尺木牘的鬥食小吏。
黑夫終究是外來戶,要想治理涇陽並不容易。他秉持的原則就是將心比心,通過深入基層,知曉黔首的需求。而後製定計劃,盡可能的為他們解決難題。
其實他也是在效仿葉騰和喜君,他在雲夢時就經常聽喜講述葉騰的事跡。初為南郡郡守時,走遍了南郡,足跡遍布每個角落。如此方知南郡症結所在,而後對症下藥。
走出學宮,正值晌午時分。由於天氣炎熱的緣故,沒走多遠便已是大汗淋漓。黑夫倒是還行,畢竟早就習慣了,帶著他們朝臨涇鄉而去。
臨涇鄉因涇水而得名,現在足有八百多戶人家。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爵位傍身,且都是關中老秦人。沿著鄉道而行,時不時還能瞧見些寡婦鰥翁。看到黑夫後,皆是親切的打著招呼。
秦始皇捋著美須髯,若有所思,自秦滅六國後,關中秦人都有著超然的優越感。麵對山東六國,那都是用鼻孔看人。黑夫作為南郡人,卻能讓老秦人心悅誠服,著實不容易。
“你倒是與民關係挺好。”
葉騰走在前麵,淡淡開口。
他作為內史,對臨涇鄉也有所了解。當初算是涇陽的貧困鄉,也是英雄鄉,家家戶戶都有宗親戰死疆場。黑夫上任縣令後,便將諸多工坊設立在此。像農器田牛各種技術……全都是優先提供給臨涇鄉。在黑夫各種撒幣的操作下,現在的臨涇鄉可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黑夫隻是笑著附和,也沒多言。他並未朝著鄉邑而去,而是選擇鄉野亭裏。穿過鄉道,再自工坊一一經過。葉騰時不時的還要來個抽查,看看裏麵的情況。望著水碓依舊在運轉,也是分外滿意。
“你這造紙坊現在日產多少?”
“三五千吧。”
“這麼多?”
王賁都吃了一驚。
頻陽也有水碓,也有工隸造紙,但每日出紙撐死三千。這已經算是產量高的了,可和涇陽卻是根本沒法比。
“在這幹活的都是熟練工。”黑夫則是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寒冬時節涇水上凍,我就想著多造些囤起來。主要還有印刷坊,對紙張的需求極高。涇陽現在都不夠用,還得自別的縣進貨。”
“吾聽說,章邯還要做水排?”秦始皇指向前方運轉的水車,“說是可用作煉鐵鑄銅,省去些力氣,不知雲縣君可知道?”
“自是知道的。”黑夫坦然點頭,“章邯走前就曾提及此事,還問我是否可行。經其演示後,吾是覺得沒問題,便讓他去了嶺南後可以試試看。”
“聽說,已經成了。”
“那挺好。”
水排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甚至比水碓還要容易。依靠水輪的運轉,通過曲柄連杆結構將回轉運動轉變為往複運動。嶺南本就多雨多水,所以章邯就想著能代替人力。
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雲縣君為何沒做呢?”
“我總不能搶功啊……”
黑夫隻是笑了笑。
他想的是作為引路人,而不是事事親為。銅鐵作為戰略資源,也很重要。現在最緊缺的肯定是嶺南,但既然有章邯在,也就不必操心。待章邯搞定後將構造圖紙發至秦廷,再於各郡縣推行也不遲。
他雖然沒做水排,但卻做了水磨。主要還是張蒼喜好吃甜食,特別是高糖高油的麵食更是無比喜歡。飯可以不吃,但甜食每日不可少。想到這家夥活了百來歲,黑夫都感到汗顏……
關鍵是這家夥還好色!
家中姬妾足有數十!
各種壞毛病,怎
能活到百來歲的?!
關中並不缺石磨,還種了些麥子。原本是以驢或者田牛拉磨,但有了水磨可就簡單多了。日夜旋轉,便可磨麵千斤。
穿過工坊,就來至武裏。【裏】是秦國最基礎的行政單位,類似於是村,少則十戶多則數十戶人。別看戶多,但人並不算多。畢竟秦國為了分戶,明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則倍其賦。
秦自商鞅變法起,就規定五家為一伍,兩伍為一什。什伍之內,各家相互糾察。若一人有罪,則五家連坐。為了鼓勵告奸,同樣是製定了律令。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匿奸者則與降敵同罰,直接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