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吏見過內史。”
終於,黑夫是乘坐牛車姍姍來遲。葉騰嘴角抽了抽,看著他從牛車走下來,強壓下心中火氣。明知道他來不乘馬車快速趕來,乘牛車?!
“黑夫聽詔!”
“下吏在。“
葉騰打開詔書,緩緩念誦道:“維三十年,時至深秋。涇陽縣令雲黑夫獻羊毛書,以羊絮製冬衣,庇天下寒士。物美價廉,朕心甚喜。卿起於微末,牽掛黎庶。又獻扇車、打穀車,緩打穀之苦。推行溲種法,令涇陽畝產三石餘……”
一樁樁一件件,皆載於冊。
蕭何等縣吏皆是站在後方,靜靜聆聽。他們也都是備受鼓舞,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如黑夫這般。黑夫說是縣令,可實際上權力極大。多次不彙報上級,先斬後奏。若擱別人身上,別說加官進爵了,能否活命都難說。
“卿如伯樂慧眼如炬,為秦舉薦千裏馬有功。吾秦法曰:舉主與之同其賞罰。武平侯、章邯南征有功,當賞。陳平出使匈奴有功,當賞。韓信背水一戰以少勝多,亦當賞!”
葉騰現在也都習慣了長篇大論的詔書,畢竟黑夫年年立下諸多功勞,篇幅長些也能理解。實際上這也是個信號,意味著皇帝要重用黑夫。好比舉薦李信這事,現在就不該結算,畢竟南征還沒結束呢。
包括韓信背水一戰,雖說相當的傳奇,可論軍功並不算多。特別是韓信自身被提拔為五大夫,實在是難以造福黑夫。隻不過天大地大皇帝最大,他既然要想賞賜黑夫,那就有著諸多的理由。
“製曰: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葉騰將帛書緩緩打開,繼續道:“卿雖為縣令,然摒棄成見至公無私,造福鄰縣。故擢升為內史丞,兼任涇陽縣令。進爵為十五級少上造(少良造),乘三馬大車!”
“臣,拜謝陛下!”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黑夫是恭敬長拜,雙手接過詔書,對此封賞也是有些意外。提拔他為內史丞不說,還讓他繼續兼任涇陽縣令。縣令已是長吏,很多人終其一生都難有進步。而他擔任涇陽縣令不過兩年,便得到晉升。
內史極其重要,掌治京師。位同九卿,可參與朝政。而內史丞自然便是內史屬吏,直接效力於內史,相當於是副手。待內史告老,便會自其中挑選。
內史丞官秩千石,而縣令撐死也就千石。畢竟是真正意義上的京官,經常需要協助內史進宮參與廷議。不論地位官軼,皆要比縣令強的多。
既是京官,自然需在鹹陽城上任。隻不過秦始皇卻是取巧,於涇陽增設內史府,由他這位內史丞管轄相鄰六縣。此等殊榮,聞所未聞。畢竟秦始皇這位老板也是喜好嚐鮮,有所改動也能理解。
“稟內史,下吏有一事不明。”
“說。”
“下吏是要兼任內史丞?”
“嗯。”
“那官軼能領兩份不?”
“……”
霎那間,全場鴉雀無聲。
蕭何等人臉上皆是無比精彩。
黑夫這是典型的得了好處還賣乖!
對他這反應,葉騰則沒往心裏去。黑夫要不整點幺蛾子出來,那還是黑夫嗎?相處幾年下來,葉騰是早早就領教過。所以便隻是瞥了眼黑夫,淡淡道:“你若覺得不行,本君也可換人。”
“咳咳,開個玩笑……”
黑夫恭敬的接過內史丞銅印,好歹也是加官進爵,隻有傻子才會拒絕。憑借官印,以後他就能光明正大的插手鄰縣政務。就是縣令見了他,都得畢恭畢敬的作揖行禮。
“賜圭!”
謁者捧著木盒,恭敬走來。
黑夫取下代表著少上造的黃玉圭,仔細端詳著。長有一尺二寸,是中更的兩倍。做工更為精細,包括玉質也有提升。色澤淡黃,溫潤光滑。正麵刻有少上造三個大字,代表著爵位。背麵則書內史丞黑夫,代表著官職和名。
少上造,真正意義上的高爵!
放眼秦國,不足百人。
能有這爵位的,往往都是青史留名之輩。就比如雲中郡尉羌瘣,便是少上造爵位。三川郡郡守李由郎官出身,經曆諸多戰事,至今不過右更。也就是說,現在還比黑夫低了一級!
葉騰望著黑夫,也是老懷欣慰。此次黑夫能成為內史丞,便是他出麵諫言。這兩年黑夫也沒少插手鄰縣政務,隻是比較低調而已。再加上周遭縣令經常彈劾黑夫,倒不如適當的給黑夫些權力,看他做的如何。
想來,肯定是不會讓他失望的。
【第1更送到~】